• 42阅读
  • 0回复

交往还需交谈——访欧随笔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11-04
第7版()
专栏:

交往还需交谈
——访欧随笔
王揖
在北京—苏黎世的瑞航班机上,一位空中小姐和我们谈天。她很喜爱自己的职业,因为在同各种人广泛接触中可以增加许多知识。她不时地询问一些中国的情况,并热情地谈到对中国的向往和看法。
她的态度十分坦率和友好,但她对中国却是迷惑、不理解和有疑虑的。象她那样的人,在瑞士,甚至在欧洲都是很多的。我想,在出国访问或考察时,不要把视线仅仅停留在湖光山色、风土人物和日常生活方面,而更多地通过交谈,进入思想的深处,探索人们究竟如何看待中国的巨变,回答他们的某些疑难问题,应该是件很重要的工作。
对一个短期访问者来说,这当然有种种困难。除了语言不通和习惯迥异外,还因为我们的日程非常紧。一天少则四、五个,多则七、八个节目。几点几分到,几点几分离开,都早已作了精确安排。在这种情况下,要象国内采访那样坐下来慢慢地谈,是做不到的。
但是,机会总是有的。每天乘车和吃饭的时间,约有五、六个小时,就可以充分利用。要注意的是,欧洲人喜欢讲话,不隐蔽自己的观点,能真实地回答问题,同时,也经常无所顾忌地向你提出一些询问。这就要求大家都有个坦率的态度。否则,谈话是深入不了的。
我们在洛桑城《24点钟报》的座谈,是在瑞士第一次同新闻界的对话。在听取介绍和参观电子排印技术以后,出席了他们的茶会,同编辑部部分政治编辑座谈。他们满怀着渴望了解中国的热情不断提出问题,我们也又答又问,气氛十分融洽。他们对我国现行经济政策表示赞扬,对国务院领导成员的安排表示理解。他们感到担忧的是中国政局能否长久稳定,极左思想的余毒能否肃清。“你们的现领导人中,还有没有四人帮体系的人?”这是他们多次涉及到的一个问题。在对答过程中,有时点首称是,有时哗然起笑,议论风生,毫无拘束,大家都很满意。可就是这样,他们还担心我们有所不快。当夜的宴会上,一位瑞士朋友亲切地说:“我们今天谈的问题,可能每个普通中国人都能懂得。我们的方式,也许你们更不习惯。但我们绝无恶意,只是想了解你们,也希望你们了解我们”。
既然要深入交谈,也就不可能每次都是这样“温和”。在布鲁塞尔,比利时记协为我们举办了一次各报国际记者和编辑十多人参加的晚宴。主菜刚过,主席就宣布要开始对中国朋友进行“轰炸”了,希望我们不要以他们的提问而见怪,同时,也愿意回答我们的任何问题。
因为他们是国际记者,问题也偏重于我国外交政策。提出的问题往往很尖锐,有些问题表明他们对中国还有着一些误解。但是,在我们回答以后,他们也就释然了。
而在某些问题提出后,他们之间当场就有人议论说,这个提问是不正确的。《晚报》的一位老编辑,提问最多,也有一些特殊观点。比如,谈到欧洲和平问题时,他说:“苏联和美国一样解放了我们,对我们没有坏心。我们不愿和它作战,我们不能替你们打仗。”话音刚落,他的总编辑就声明这只是他个人的看法,不能代表别人。我对他说:“我们刚访问了北约总部。北约是防御苏联进攻的。北约总部设在布鲁塞尔,它得到比利时政府和人民的支持。这个事实岂不同你的看法矛盾吗?”
晚宴结束后,接待我们的主人——比利时外交部新闻司长驾车送我们回旅社。路上,我们有一小段对话:“今天的提问,你们是不是感到为难?”他说。
“不,我们很愿意作这样坦率的对答。”我们回答道。
他解释说:“我是一个政府官员,只作为观察员在一旁听着,没有插话。我们一些记者也经常向我们提各种问题。他们有自由,我们不干预。”
这就是说,在交谈中也常有些问题是谈不拢的,但那也没有什么坏处。多数人的提问总是友好的,可找到近似的或共同的看法。我们一定要珍惜这种对话的机会,加强彼此的了解,通过交往和交谈,结交更多的朋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