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4阅读
  • 0回复

要伯乐更要有好的制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11-06
第3版()
专栏:杂谈

要伯乐更要有好的制度
柯蔚
伯乐和千里马的故事,人们谈论得相当多了。人才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伯乐也渐渐多了起来。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人们当然希望有更多的领导者,成为善于发现人才,善于使用人才的伯乐。
但是,发现人才,造就人才,合理使用人才,决不能光靠伯乐,决不能只是寄希望于领导者个人的品德和明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不可能每个领导者都是伯乐。要当伯乐,必须有识才之眼,爱才之心,容才之量,用才之法。这些因素,在一个领导者身上,往往不可得兼。即使领导者是个知人善任的伯乐,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制度作保证,也会由于某种原因而贻误人才,埋没人才,不可能使人才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被发现、选拔出来,更不要说使人才队伍源源不断地成长壮大。上海吴士珑被正式录用为科研人员的曲折过程,很能说明伯乐和制度,以及制度对人才成长、选拔的关系。
吴士珑原是“插队”知识青年,长期坚持自学,卓有成绩。1978年初,他把自己研究所得的论文寄到中国科学院,科学院转请邮电部研究处理。邮电部当即转至第三研究所,所里派人上门了解情况,总工程师亲自找他面试,发现他的专业基础和外语水平比一般工程师要高,他研究的“模糊逻辑”理论在国际上是新的学科领域,国内几乎还是空白,决定招他进所工作。但是,由于现行人事管理制度的种种限制,第三研究所不能正式录用吴士珑,工资无法支付,户口报不进来,只好以“业余教师”的名义聘用,从职工教育经费中挤出少得可怜的一点钱作为他的生活补贴,其余全靠周围同志帮助。为了解决吴士珑的问题,研究所党委作了很大努力,仍无结果。直到今年春天,由于中央和市委领导同志的关怀,吴的户口才得报进。可是在确定工资待遇时,有关部门又以吴“没有上过大学,没有正式文凭”为理由,不同意给他正式科研人员待遇,只能“以社会闲散人员”的性质录用,并规定要有半年试用期。实际上,吴已在三所工作了两年,而且已达到正式科研人员的实际工作水平,却还要试用半年,领取试用人员的工资待遇。我们现行的人事管理制度,在人才的发现、选拔、培养、使用上,究竟起了一种什么作用,吴士珑的遭遇是很能说明问题的。
现行的人事管理制度必须改革,代之以一套能够适应四化需要的、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制度。有了好的制度,人才才能破厚土而出,嫩弱的幼苗才有可能较快地长成为大树,稀稀落落的树木才能逐渐发展成郁郁苍苍的茂林。相反,人事制度不好,纵有伯乐,也会在不合时宜的制度面前,碰得鼻青脸肿,徒呼奈何!
为了早出人才,快出人才,多出人才,我们要伯乐,更要有好的制度。愿大家都做改革人事管理制度的促进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