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虎皮鹦鹉之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11-07
第8版()
专栏:

虎皮鹦鹉之死
张雨生
过分地娇养子女,会获得怎样的苦果,做父母的往往不愿意多想。一位同志在幼儿园调查结果表明,偏食、嘴馋、任性、自理能力差等弱点,在独生子女身上表现明显。那缘故是不言而喻的。凡被父母捧若掌上明珠的孩子,多是食不厌精,衣不厌丽,任着性子来。走出家庭,一比较,缺点就显得鲜明。
如今,我也领了独生子女证,做父亲了。读过报上刊登的调查,自有所警觉。不过,真正触动我的,还是邻家的虎皮鹦鹉之死。娇养竟至于毙命,实在令人震惊。
那只鹦鹉,我是知道的。隔着窗子,我常常醉心欣赏它的歌唱。约莫半个月前,它逃出笼子,主人痛心,我也惋惜。但又想,鸟归林,鱼入水,用子产的话说,正是“得其所哉”,便也心境安然。谁知十来天后,在山坡上的树林子里,找到的却是它的僵硬尸体。看林老人说:“家养的鸟儿,用不着找吃找喝,慢慢的会失去寻食的本事。一旦飞出笼子,难免不饿死。”主人半信半疑,拿回来一解剖,可不是,肠胃空空,没点食物渣子。可悲啊,天底下竟有这种鸟儿,飞到广阔的世界,饿死在秋实累累的林子里。
我佩服过杜甫的高见:“纨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现在仔细一想,对它又有点疑惑。象鲁迅所说的,“政治家认定文学家是社会扰乱的煽动者,心想杀掉他,社会就可平安。”那毕竟是封建专制者治下的事。今后,不敢说误身之儒不会再有,但大概会少得多。“纨袴不饿死”,向来就不见得。纨袴子弟要真不饿死,得有一个过硬的条件,那就是他的老子没有罢官,或没有入阴曹。若失去这个条件,娇养的虎皮鹦鹉们,一不能自治,坐吃山空;二不能自防挖墙脚的纷纭而至,很快被囊括一空。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钟鸣鼎食之家,落得个蓬牖茅椽,绳床瓦灶,贫困潦倒,不足为奇。老子“威赫赫爵禄高登”,儿女“昏惨惨黄泉路尽”,也是寻常事。中国人向来只咒骂败家子,其实冤了一半。败家子的习性,十之八九,应该归过于兴家老子的娇养。
如今不少做父母的,很有那么一种“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也颇有一些封建意识会夹杂其间。有些领导干部搞不正之风,已经不是为了本人或老伴,而是为了子女,以及子女的子女。大到升学、就业、入党、提升,小到吃饭、住房、穿衣、坐车、看戏,成了每事问。有位年近七旬的领导干部,写了份退休申请,儿女们群起而攻之,逼着他把申请要回来。因为儿女们的希望和需求,就寄托在他的特权上,岂可轻易放弃!有些老干部连上班都困难,却不愿退休,也许就有这种难言的苦衷吧。极个别人,连开除党籍、坐班房的事他都敢干,恨不得在自己去见上帝之前,把子孙们都先送到天堂里去。如此娇养的后代,一旦失去父母特权的笼子,飞到社会上全靠自己生活时,命运比起那只虎皮鹦鹉又将会如何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