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看京剧《李慧娘》的杂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11-08
第8版()
专栏:剧评

看京剧《李慧娘》的杂感
蓝翎
危机 生机
粉碎“四人帮”以后,戏曲舞台上恢复了传统剧目,于是颇得了一阵“叫好”声。但为时不久,又听到了一阵感叹声,说传统戏面临着衰亡的危机。何以“行情”如此升降不稳,忽高忽低?大家议论纷纷,连人才济济的大剧院也拿不出挽救的“绝招”来。
危机的根在哪里?“四人帮”打倒了,极左路线被逐步深入地清算着,“双百”方针逐渐深入地贯彻着。在没有束缚的情况下却出现了传统戏的危机,原因究竟在哪里?
有的说,传统戏比起现代化的电影、话剧来,形式要落后,难以同它们争取观众。这有一点道理,但似乎又不大说得通,因为不大受人欢迎的电影、话剧也有的是,为什么没有出现危机?
传统戏,扩大点说,一切戏剧艺术,或者再扩大点说,一切文学艺术,如果真是出现了“危机”的话,恐怕是不能单从观众或读者那里找原因的。不是说文艺有征服人的思想感情的能力么?怎么征服?一不能靠枪炮,二不能靠包场,三不能靠吹捧,四不能靠特大广告。……要靠它自身的魅力,有了魅力,不来的会吸引过来,若没有,来了的也会走掉。
有杞人忧天的,就有埋头苦干的。苏州市京剧团是一个不大为人所知的集体所有制剧团,也没有知名的大演员,如果他们也消极地跟着感叹危机,岂不要喝西北风?可是,他们却于危机声中闯出了生机,一出《李慧娘》,先轰动了上海,接着又轰动了大江南北、山海关外、天津、北京。胡芝凤也一跃而为名角。观众被他们征服了,剧场里座无虚席,听到的是阵阵的热烈掌声。
胡芝凤对危机问题作出了自己的回答。她说,说有危机,有点过分;但对我们演员来说,如果没功夫,观众就不愿看。是的,观众进剧场是来看戏的,没有戏的“戏”谁爱看,没有功夫的戏谁爱看,没有艺术美的文艺谁爱看?美就是艺术的魅力,《李慧娘》就是靠舞台上的艺术美征服观众而红起来的。
事在人为,不为就有危机,为了就有生机。《李慧娘》的轰动,总可以算找到危机的一点根了吧。
“鬼戏” 人戏
《李慧娘》轰动了。可是它仍然被称为“鬼戏”。
何谓“鬼戏”?这个词儿准确么?科学么?单就《李慧娘》就说不清楚。前三场的李慧娘明明是一位活泼泼的青年妇女,并不是鬼,然而这演活人的三场戏却也“垫”进去了。
中国的古代小说,从晋朝干宝的《搜神记》,到清朝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专写鬼的就不少,为什么不称之为“鬼小说”?中国美术史上鬼的形象也不少,钟馗就是鼎鼎大名的专捉鬼的鬼,“扬州八怪”的罗两峰是画鬼的专家,为什么不称之为“鬼画”?为什么戏曲里边有了个把鬼就称之为“鬼戏”?
宗教迷信者相信“人鬼乃皆实有”;而从科学的观点看,鬼、神皆无,都是人的影子,只不过一在天堂一在地狱而已,就连天堂地狱,也是按照人间的秩序创造出来的。在文学艺术里,鬼神的形象是利用人们已有的这些幻想的躯壳,铸进了人类的是非善恶美丑,是变形的人。人、鬼、神,一幻通,是创造形象的不同手法,这早就成为普通的文学常识。然而,一旦违背了常识,什么怪事都会干出来,“鬼戏”一词儿的发明和运用,就是极可怕的怪事情,其始祭刀的就是昆曲《李慧娘》。“鬼戏”的符咒一出,祸从天降,挨着边的都入了“鬼”籍,使之“永世不得翻身”。
鬼,不仅是鬼,还有牛鬼蛇神,曾经被比喻为充满着大胆奇特的幻想的艺术手法。唐代杰出的青年诗人李贺,就被人美赞为“鬼才”。蒲松龄对其仰慕之至,“牛鬼蛇神,长爪郎吟而成癖”。然而到了当代,“牛鬼蛇神”却变成了无所不包的政治概念,只要是不喜欢的人,都可以打进去,与地富反坏为伍,成为青面獠牙十恶不赦的罪人,“横扫一切牛鬼蛇神”,也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进行屠杀。“鬼戏”是“牛鬼蛇神”的一个分支。江青不是高唱《击鼓骂曹》的“我手中缺少杀人的刀”吗?其实早就操刀在手开了杀戒,多少人死在他们的屠刀下!死的屈,死的冤!然而时代不同了,我们并不想去创造新的李慧娘式的复仇鬼魂以自慰,而是要把杀人者推上历史的审判台。
《李慧娘》不是“鬼戏”,更不是好“鬼戏”,它是体现了过去人们不可能实现的美好愿望的戏,“怨气冲天三千丈”,就是幻想着有一天能冲倒那些祸国殃民的权奸贾似道之流。
人才 劈柴
观众看戏评戏是有尺度,也很讲分寸的。一个戏,很多演员都会演,如果观众看了以后说,某个演员演的还不错,而不把他和整个戏名联系起来,这说明虽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但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东西。如果观众说是某演员的什么戏,那就表明这位演员成熟了,至少是在这一剧目上自成一家,成了拿手的“看家戏”了。
观众看了《李慧娘》,异口同声的称赞是胡芝凤的《李慧娘》,这就是说,胡芝凤的表演已经有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自成一家了。
从胡芝凤演的《李慧娘》中,可以看到秦腔《游西湖》、昆曲《李慧娘》和京剧《红梅阁》的某些影子,但它又不是这些戏的简单移植和拼凑,而是化出来的,是根据自己的特点化出来的。一共九场戏,除了《见判》、《追杀》有短时间的不出场外(那还是为了在后台换装),几乎每场都有很重的戏,特别是从《见判》到《追杀》,都是以她为主的戏,如果没有真功夫,能拿得下来吗?如果没有深而且博的艺术素养,能够调动起各种表演手段塑造出李慧娘的形象来吗?那含蓄细腻真切动人的表演,那象微风吹素绢一样的走圆场,那干净利落高难度的开打,那悲愤苍凉的一段“高拨子”唱腔,不都是根据广泛的吸收而化出来的吗?这正是几十年苦练的结果。胡芝凤学过唱歌,学过芭蕾,学过梅、程、荀、尚,连麒派也喜欢,因此,她成功地创造出自己独特的李慧娘,就不是偶然的,而是艺术上的化众为一。因此,胡芝凤也不是突然出现的名角。随着京剧危机的呼吁,也听到过人才缺乏的呼吁。现在人才出现了,不断地出现了。但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从地下钻出来的。戏曲人才,只能从舞台上的实践中站出来!
胡芝凤不是科班出身,可从小就是艺术的业余爱好者,她是以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的学生而“下海”的。当时的清华大学批准了她的要求,让她向着自己更有兴趣的方向发展。这对于今天成为名演员的胡芝凤,是起了关键作用的,对于现在如何选拔人才也是很有启发的。
木匠进入一片生长着各种树木的大森林里,会发现各样的材料:金丝楠木可以盖大厅,紫檀可以作高级家具,松杉可以作栋梁,黄杨可以雕刻出艺术品,等等。如果碰上个旧式烧茶炉的,在他眼里,这些统统是烧火的劈柴。现在的确有不少这种人,遇到木材都劈成“老柈子”。他们也有理由,“服从组织需要”,至于个人兴趣,那等于“个人主义”。幸好,胡芝凤当年碰到的是有慧眼的木匠,否则,今天也就没有这个名角和她的《李慧娘》了。(附图片)
《李慧娘》剧照
张雅心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