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7阅读
  • 0回复

谈谈教与学中的几个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11-12
第4版()
专栏:关于教育工作的讨论

谈谈教与学中的几个问题
武汉医学院医疗系学生 韩铁如
我是个在校学生,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提几点意见,参加关于教育工作的讨论。
一、全国统编教材的使用,使高等学校的教学内容得到一定的保证,但是单纯依靠和使用统编教材,产生了一个不良的后果:教师教学时照本宣读,千篇一律。他们不讲自己的学术观点和见解,也不提有争议的、对立面的意见。我认为,在教材使用上可以多样化和灵活一些。任课教师应有选择教材的权利,并有介绍各种不同学术观点的责任。这样有利于学生生气勃勃地探讨问题,使学习和研究的空气活跃起来。
二、规定的必修课太多。教学“大纲”将课程内容作了详细规定,为了达到“大纲”要求,老师唯恐有遗漏,讲得很多,不可能不“满堂灌”,学生独立思考和其他兴趣被大量记忆性的教学内容所淹没。青年人的可贵之处在于思想敏捷,敢于思考,对知识的追求充满热情。应当充分发挥青年人的这个长处,在教学中多向学生提出问题和要求,加强指导,让学生自己去钻研探索。目前,学校开设的选修课很不够,面对学生的学术讲座、报告就更少。我觉得,学生听什么课,应该有一定的选择权利。学校可多设一些选修课,由学生选择,使他们的兴趣和特长得到发挥,这样才有利于激发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现在,学生在学习方法上存在着很大的危机,摆脱不了死记硬背的风气。往往是书上写什么,老师讲什么,到时候就考什么,能把老师讲的书本上的东西背下来,写在答卷上,就是好学生。有的学生连参考书都不愿看。为什么?因为你考的内容仅限于教科书,我看教科书就行了。这种学风,难道不是我们教学工作中的缺点吗?我们是为了对社会、对人类有所贡献而学,是为了有所发明、有所创造而学,如果一个大学生连搜集、研究资料的正确方法都不能掌握,那怎么行呢?学校不能忽视对学生治学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