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7阅读
  • 0回复

“世界的面包篮子”——记盛产小麦的加拿大萨斯卡彻温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11-15
第7版()
专栏:

“世界的面包篮子”
——记盛产小麦的加拿大萨斯卡彻温省
曾凡
在加拿大中部辽阔的草原上,有一个被人称作“世界的面包篮子”的地方,那就是加拿大的新兴省份——萨斯卡彻温。
今年9月,萨省人民欢欣鼓舞地庆祝了建省75周年。令人惊异的是,在它67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土地上,仅仅生活着96万人口。
地广人稀、资源丰富的萨斯卡彻温之所以获得了“世界的面包篮子”的称号,是因为它以盛产小麦而得名。它的小麦播种面积约一亿亩,占加拿大全国小麦播种面积的三分之二左右,常年产量近1,500万吨,占全国产量的60%以上。据估计,全世界做面包的小麦,大约有12%是萨斯卡彻温生产的。小麦不仅是萨省农民的巨大财富,而且也是全省经济的支柱。在该省的农业现金收入中,小麦的收入约占一半。但另一方面,这说明萨省农民和整个省的经济对小麦的依赖性也极大。每当气候不好,国内外市场波动,或者交通运输等原因,都会使广大农民生活和萨省经济受到影响。
当然,在萨斯卡彻温这只“世界的面包篮子”里,并不光是小麦。这儿的矿产资源也十分丰富。钾矿藏量达1,100亿吨,占全世界藏量的40%。钾年产量达700多万吨,占世界产量的25%。这儿的钾肥主要是出口到美国、巴西、中国、日本、印度等国,其中输往美国占70%。这儿还蕴藏着可观的铀矿,初步探明的藏量为2亿磅,年产量650万磅。铀矿是重要的现代化能源之一,是发展原子和核电站不可缺少的原料。在能源日趋紧张的今天,萨省正大力开发铀矿。此外,煤矿(主要是褐煤)、石油、天然气也十分丰富。其它还有金、银、铜、锌等有色金属和稀有金属等矿产。小麦,加上丰富的矿产资源使得萨省的经济地位更加引人注目。
但是,一个世纪以前,萨斯卡彻温这块富饶美丽的土地还是一片荒芜。野兽成群,禽鸟飞奔,宝贵的矿藏还被深深地埋在地下,平均10平方公里才有一个居民。上个世纪末,在加拿大政府的鼓励下,来自加拿大其它地方以及欧洲、美洲和亚洲的移民逐渐在这里定居下来,开拓了这块处女地。
萨省的开拓和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它也曾遭受过严重的困难和挫折。其间尤以20年代末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及随后而来的连年干旱为甚。但是,萨省人民并没有在困难面前气馁,他们继续奋斗,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唤醒了沉睡的大地,发展了农业生产,并且逐步实现了机械化,地下的宝藏被不断发掘出来,成为全省的财富。随着50年代石油的开采、60年代钾矿的开发,70年代铀矿被发现,推动了萨省经济的发展。过去10年来,全省生产总值增加了2.6倍,出口增加了4倍,投资每年递增20%以上。1979年全省生产总值达110.68亿加元,按人口平均每人为11,540加元,达到了加拿大全国的平均水平,而5年前按人口平均的国民收入还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30%。萨斯卡彻温已从一个落后的不毛之地变成一个经济繁荣的发达地区了。
目前,萨省已同中国建立了密切的友好合作关系。中国从加拿大进口的小麦,60%以上是萨省供应的。中国购买的加拿大钾肥,全部产于萨省。单是钾肥和小麦两项贸易,就占加拿大对中国出口总额的70%左右。同样,中国的商品也出现在萨省各地的商店里,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这种友好合作关系正向着更广泛的领域发展。今年5月,中国派了12个青年农民到萨省,分别在12家农户家里作客,学习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他们受到了加拿大朋友的热情接待。萨省有关方面的朋友正在研究选择一个同萨省地理条件相似的中国省结成友好省、在中国合办示范农场的可能性等等,以便进一步发展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
( 附图片)
萨斯卡彻温省省会里吉纳市一角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