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5阅读
  • 0回复

电车修造厂展开生产竞赛 各车间均已超额完成本月上旬计划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0-07-17
第3版()
专栏:

  电车修造厂展开生产竞赛
各车间均已超额完成本月上旬计划
【本报讯】京市电车修造厂新纪录运动正热烈展开,各车间均已超额完成了七月上旬的生产计划,电工班十天超出了原计划的百分之三十七。该厂管委会于上月二十一日就研究了七月份的生产计划。接着各级干部均纷纷到各班,发动工友讨论并具体制订自己和班的生产计划。六月三十日的发奖大会,更激发了职工们的生产热情。“七一”之后,生产新纪录不断涌现,如铁炉房四天就完成了七天的任务。但由于领导方面只动员了各班提出自己的保证,没有发动相互的挑战,大家只是在“闷头干”,未能互相激发生产热情。根据这种情况,工会立即召开了一个先进生产者座谈会,在会上提出依靠先进生产者克服困难,搞好新纪录运动。当场大家提出把“争取九月底完成全年计划”的中心口号改为“保证九月底完成全年计划”。木工班坏了电刨,要十三天才能修好。领班舒连青说:“我们一定要克服困难,不用电刨也要完成任务!”这一来,提高了会场情绪。电工报告说,他们正在积极准备展开组与组、人与人的挑战。大家都说车路、土木课都把挑战搞起来了,修造厂要争红旗,一定也要把挑战热潮搞起来。酝酿已久的案工刘梦星和旋工李华鑫的挑战,在会上提了出来。大修班领班张治清和电焊班领班王乃全也挑了战。会后,工会立刻出了快报,宣传员到班里深入动员。架车白夜四班首先向北车房下了挑战书并得到了北车房的英勇应战。个人挑战从刘梦星以超过任务百分之五十的条件向李华鑫挑战开始,连续不断地涌现出来。以前认为“零活不好挑战”的刘福林,现在也兴高彩烈地给焦耀宗写了应战书。
在这样竞赛的热潮中,铆工班不但实现了自己提出的生产口号,而且十天交了三个车盘,木工班坏掉的电刨,本来十三天才能修好,经过机工、案工两班的努力,提前三天交了活。干训班受训的学员回来说:“厂子和从前大不相同了,以前积极分子不敢独自提高生产,怕脱离群众,现在这种顾虑没有了,大家都放手干起来了!”邓乃仓、李占元两个青工,也提出和师傅订立师徒合同的要求。
在这样热烈的生产竞赛中,我们还得到了以下几点体会:
首先,新纪录运动的迅速开展,和宣传鼓动工作是分不开的。宣传员隔一天研究一次工作,从订计划、提口号到展开挑战,各车间宣传员起了很大作用。例如宣传员张治清不但带动本班迅速提出口号,还动员材料课提出口号。此外,大字报、快报、喜报、挑战书出得及时,贴满了厂房,使群众情绪不断地上升。
二、口号和挑战条件必须简明,生动,通俗,具体,发动群众根据自己缺点来提,这样才能使口号广泛流行,易于变成实际行动。案工班提出“打倒光说不练,咱们拉线瞧活!”大修班在口号前面加上“货真价实,不作虚伪宣传!”一下子就传遍全厂,这次在拟挑战词时,编了许多顺口溜,受到群众普遍欢迎。
三、开展挑战竞赛是提高生产情绪的最好方法。这次把提口号和发动挑战分成两个阶段,因此口号提出后,发生“闷头干”的现象,情绪没有充分发动起来,发起挑战后,才掀起了热潮。
四、竞赛开始时,挑战条件不要提得过高。这一次第一个个人挑战,就提出超过任务百分之五十的条件,使生产能力较低的工人不敢再提,影响了运动的普遍开展。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教训。
(周永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