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9阅读
  • 0回复

怎样在瓶子里栽培银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11-19
第2版()
专栏:农村信箱

怎样在瓶子里栽培银耳
广大读者对本报刊登的《瓶子里栽银耳》(见8月18日第2版)很感兴趣,纷纷来信询问栽培技术和取得菌种的途径。现将新华社播发的福建古田县真菌厂科研组姚淑先的有关介绍摘要发表,以作答复。 ——编者
瓶栽银耳在室内进行,每年可收获6—8次,是一项花工少、收益快、盈利大的副业。
适宜栽培银耳的树种有几十种,以千年桐、山乌桕、盐肤木、法国梧桐、相思树等为最佳,赤杨叶、枫、杨、木麻黄以及各种水果树次之。糖厂压榨后的甘蔗渣也可代用。配制培养基,将适生树种的枝干劈碎,晒干,碾成木屑。每百斤木屑配麦皮(米糠亦可)30斤、石膏2斤、蔗糖1.5斤、黄豆粉2斤、硫酸镁0.5斤、水110至140斤。先将木屑、麦皮、石膏粉、黄豆粉拌匀;将蔗糖、硫酸镁用温水溶化后,和上述木屑等混合物拌匀。然后将混合物及时分装入500至750克的广口瓶中,装满压实,中间打一个深2厘米、宽1.5厘米的接种口,用无孔塑料薄膜覆盖,并用橡皮筋扎紧瓶口,移至高压灶内,保持摄氏100度,灭菌7小时。
接(菌)种必须在接菌箱内进行。接菌箱、接菌室和其他用具均需用福尔马林和高锰酸钾消毒15分钟。接种时,把灭菌的栽培瓶以及装有菌种的试管移入接菌箱,挑起如花生米大小的菌种接入接种口,盖上薄膜或胶布。每瓶750克容量的菌种,可供接种栽培瓶50至80瓶。
菌种的质量是获得高产优质银耳的关键。它的制作方法比较复杂,纯度要求很高。当地社队和社员使用的菌种,绝大部分由古田县真菌厂生产供应,每瓶容量750克,单价1.60元。目前已承办邮购、托运业务,供应省内外各地。
接菌后将栽培瓶及时移入培养室,分层排放在木架上。每架五、六层,每层相隔约40厘米,上架后每隔三、四天上下层调换,防止温度不一。接种后前5天,室内温度保持摄氏25至28度;6至10天,保持摄氏23至25度;11天至出耳期间保持摄氏18至22度;出耳后保持摄氏22至25度。接种后前10天内空气相对湿度保持70%以下,11天后保持80—95%。接种后10天内每天通风2至4小时,10天后每天通风6小时以上。接种后8至10天,栽培瓶应取掉盖瓶的塑料薄膜,换套牛皮纸。接种三、四十天,银耳子实体直径达10至16厘米。孢子呈白色透明时即应适时采收,先用小刀在基部整朵割下,用清水漂洗2至3次,排放在竹筛上晒干。雨天用炭火烘干,烘烤温度不超过摄氏60度。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