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阅读
  • 0回复

我所看到的罗马尼亚畜牧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11-20
第7版()
专栏:

我所看到的罗马尼亚畜牧业
李杰
在罗马尼亚访问期间,我们听到这样一句话:“你要得到最好的菜,那就要多养猪、羊、牛、鸡”。它告诉我们,罗马尼亚人民对发展畜牧业生产是相当重视的。
罗马尼亚位于欧洲巴尔干半岛的北部,境内气候温和,水草丰富,适宜于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乘汽车旅行,沿途可见青山绿水,山坡丘陵上绿草茵茵,牧场连片,牛羊成群,工业化大型饲养场不时映入眼帘,到处是一派畜牧业蓬勃发展的喜人景象。
罗马尼亚同志告诉我们,解放前,罗马尼亚是一个农业国,但农业畜牧业并不发达。只是在解放后,尤其是1965年罗共九大之后,由于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合理的政策和行之有效的措施,才给农牧业生产添翅加翼,赢得了今天农牧业的大发展。1979年罗粮食总产量达到了1,950万吨,人均960多公斤。粮食生产的增长有力地促进了畜牧业的大发展。
罗马尼亚在发展畜牧业生产中采取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条腿走路的方针。重点发展国营畜牧业;在全国建立了一大批大中型的国营饲养场,这种国营饲养场,成功地实行了工业化的生产方式。
在罗马尼亚西部的蒂米什县,我们亲眼见到了这种工业化的畜牧业。
那是该县一个拥有百万头猪的大型养猪场。参观之前,我们想,养猪场即便是再现代化,也与脏臭分不了家。出乎意料的是,在这样一个大型养猪场内,几乎没有臭味,更无堆积的脏物。养猪房周围,道路两旁到处是绿色的草坪、树木和盛开的鲜花,宛如置身于公园之中。
接待的同志告诉我们,这个现代化的大型养猪场全称叫“蒂米什猪肉生产和加工联合企业”,既管养,又负责屠宰和加工。它是根据齐奥塞斯库同志1978年2月视察蒂米什县时的指示,以两个养猪场为基础合并发展起来的。目前这个联合企业有职工5,000人,包括饲料加工厂、仔猪场、育肥场(年饲养生猪100万头)、屠宰厂、肉食加工厂和研究所,以及其它附属机构。我们参观了其中的仔猪产房、幼猪饲养、育肥和品种猪等工房。在整个饲养过程中,他们注意采用先进的管理和饲养方法,尤其是对选择和培育优良品种更为重视。该联合企业的科研人员和农学院畜牧系的师生密切合作研究出来的良种猪既省饲料,又有长膘快、瘦肉多的优点。他们选育的一些品种猪中,有的平均每天消耗2.8公斤饲料,长1公斤肉,瘦肉占75%,这在世界上也是了不起的成绩。
这个联合企业的另一个特点是生产工艺先进,机械化程度高。我们看到,养猪工房内从供料供水到粪便清洗均是机械化,并装有通风、通气和恒温设备。夏季有喷雾化水装置,兼起消毒作用,因此猪的死亡率很低,一个人可以饲养1万头猪。正因为如此,这个现代化联合企业以生产效率高,经济效果好而闻名于全罗马尼亚。
展望未来,主人骄傲地告诉我们,到1982年,该企业的职工人数将增加到15,000人,年生产猪肉10万吨,占全国猪肉生产的10%,总产值将达100亿列伊。
随着国营畜牧业生产的高速发展,集体和个人畜牧业也有了一定的发展。我们访问了该县的雷诺哈伊姆农业生产合作社。这个合作社有5,000公顷耕地,除种植业之外,集体办起了牲畜和家禽饲养场,其中猪18,000头,牛3,000头,还有鸡鸭。他们每年都向国家提供大量的肉、蛋和奶。据说,现在罗马尼亚集体所有制单位的养猪业比重已占到全国的30%。
罗马尼亚还注意鼓励社员家庭和个体农民发展畜牧业。在我们访问过的社员家里,我们亲眼看到他们精心饲养着的猪、牛、羊和家禽。每年畜、禽产品的收入在社员家庭中都占有相当的比重。现在,罗马尼亚个体农民和社员提供的肉、奶和蛋已分别占到全国同类产品总产量的32%、36%和46%。为了保护个人畜牧业,罗马尼亚法律规定:每户社员允许有1,500平方米自留地(合中国两亩多),养3头牛、15只羊以及数量不限的猪和禽。国家供给饲料、良种、幼畜,并发放贷款、租给牧场、提供技术指导。
为了合理解决社员参加集体生产和发展社员家庭畜牧业及副业的矛盾,规定社员必须完成规定的最低劳动日数,否则,下年即停止使用自留地和提供其它优惠条件。政府的鼓励,法律的保护,激发了社员和个体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个人家庭畜牧业的发展,也为整个社会提供了日益丰富的畜牧产品,以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附图片)
图为罗马尼亚拥有百万头猪的蒂米什猪肉生产和加工联合企业的一部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