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议而决 决而行 行必果 西乡县政府为人民办好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11-22
第3版()
专栏:

议而决 决而行 行必果
西乡县政府为人民办好事
本报讯 新闻研究生薛长明、秦霜序报道:陕西省西乡县人民政府从今年5月成立以来,继承和发扬党和政府关心人民疾苦的光荣传统,努力为人民办好事,取得了显著成绩。
距县城100多里的钟家沟一带,常有坏人拦路抢劫,行凶作恶。县人代会闭幕不久,新任县长黄宏中、副县长张云,就带领政法干部前往出事地区,分头明察暗访,发动群众检举揭发。经县人民检察院批准,4名首犯被逮捕法办。
巴山深处有几个公社是老革命根据地。为了改善老区人民生活,在这里修建一条公路,全长86公里。动工近4年,才完成一半。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执行多劳多得的原则,劳动力统一抽派,受益和不受益的社、队都一样。县政府改变了这一做法,根据工程的难易划段,定质量、定时间、定报酬,由社员自愿组织包工。3个月完成的工程量,相当于过去的半年,每公里平均还减少费用一万元左右。
大河区山大林深,盛产大黄、党参、生漆等,耕牛也很多,宜林牧不宜农。但长期以来强调“以粮为纲”,硬性规定每年要给国家贡献18万斤商品粮,社员不得不毁林开荒。粮食没上去,多种经营和畜牧业却每况愈下。1975年至1979年,全区人均生产粮食才550斤,扣除种子、饲料粮,社员连吃都不够,还得如数上缴商品粮。结果,国家每年给这里调拨的粮食比征购的还要多。9月中旬,副县长张日光等深入山区,详细调查了上述情况。10月初的县长办公会议,便讨论了这一问题,果断决定:从今年起,全部免除大河区的粮食征购任务,公粮实行交贷金,同时开展议购议销,互调余缺,让社员放手发展多种经营和林牧业。干部、群众说:这样一定,大河人要翻身了!
牧马河、泾洋河流经西乡200多里,汉江也从县境3个公社穿过。这3条江、河把全县东西南北分开,管好船桥渡口,关系到人民的生产和生活。为此,县政府拨专款15,000元,加固钢丝桥、修建乡村小道渡口。由于问题解决及时,今年虽两次暴雨成灾,渡口没有发生事故。
西乡县人民政府短期内为群众办了这么多好事,原因在哪儿?一是班子比较年轻精干,有朝气。6名正副县长,平均年龄46岁。分管农业的副县长江成基,今年38岁,毕业于农业专科学校。这些同志对建设好西乡的信心很大。二是有职有权。过去,强调一元化领导,把人“化”得死死的,很多事都统在县委常委手里,又往往是第一书记说了算。现在,党政分开,大政方针由县委研究决定,其他归政府负责。正副县长分工明确,日常事务,由分工县长独立负责,拿不定主意的,提出初步方案后,交县长办公会议讨论解决。县长办公会议一月一次,没有特殊情况不多开,做到:议而决,决而行,行必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