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4阅读
  • 0回复

阿拉伯世界:裂痕加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11-22
第7版()
专栏:

阿拉伯世界:裂痕加深
安国章
两伊战争,不仅使交战双方伊朗和伊拉克的人力和物力受到重大损失,而且也使阿拉伯世界出现了新的分裂。
战争爆发前,阿拉伯国家在如何解决中东问题上已经存在着分歧,许多阿拉伯国家不同意埃及的作法,反对埃以签署的《戴维营协议》。叙利亚、阿尔及利亚、南也门、利比亚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等组成了拒绝阵线,谴责埃及与以色列单独媾和。约旦、沙特阿拉伯等被称之为温和派的国家,既反对《戴维营协议》,也不赞成拒绝阵线。为了恢复阿拉伯民族的团结,一段时间以来,阿拉伯国家正积极努力,以缩小分歧。
阿拉伯国家对海湾地区出现紧张局势十分敏感,因为内部的冲突必将削弱反对以色列扩张主义的斗争。早在今年初,阿拉伯各国人民就不安地注视着阿拉伯河地区日趋紧张的局势,要求伊拉克和伊朗采取克制态度。据报道,今年4月科威特报纸就呼吁阿拉伯国家立即行动起来,“堵塞本地区出现的裂痕”,以防把这一地区卷入大国角逐之中。战争爆发后,一位阿拉伯外交官呼吁:“阿拉伯世界也是伊斯兰世界”,不能站在交战者的这一边或那一边,来冒分裂自亡的危险。
但是随着战争的发展,阿拉伯世界出现了新的裂痕,而这一裂痕随着战争的持续正日益扩大。据报道,战争爆发后,约旦国王侯赛因已两次访问巴格达。侯赛因表示约旦完全站在伊拉克一边。约旦“可能”向伊拉克提供军事援助。此外,沙特阿拉伯、其他海湾国家和北也门等也在不同程度上表示了对伊拉克的支持。有消息说,约旦的亚喀巴港已成为伊拉克进口物资的中转港。与此同时,利比亚和叙利亚则公开表示支持伊朗。据西方通讯社报道,卡扎菲公开主张在这场战争中,“我们应当与伊朗的穆斯林结盟”。还有消息说,叙利亚已在东部地区集结了一些部队牵制伊拉克。
两伊战争爆发后,沙特阿拉伯为保护油田,免遭突然袭击,要求美国派驻机载预警飞机。卡扎菲抨击说,“这些飞机亵渎了穆斯林圣地麦加和麦地那”。他号召进行一场“圣战”。这使得沙特阿拉伯与利比亚断绝了外交关系。阿曼站在沙特阿拉伯一边,并要求其他阿拉伯国家与利比亚断绝一切关系。据西方通讯社报道,约旦、苏丹、索马里、北也门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表示了对沙特阿拉伯的支持。
令人担忧的是,随着战争的持续,阿拉伯世界内部的分裂将会进一步发展。据报道,早些时候,有些国家要求预定11月25日在安曼举行的阿拉伯国家最高级会议延期举行。据有资格的阿拉伯人士指出,这种要求是阿拉伯阵营内部发生尖锐分歧的结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