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6阅读
  • 0回复

大批中药材霉变令人痛惜 保定地区中药材公司领导人的渎职行为应当追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11-24
第2版()
专栏:

大批中药材霉变令人痛惜
保定地区中药材公司领导人的渎职行为应当追究
编者按:河北省保定地区中药材公司大批药材霉烂变质,实在令人痛惜。官僚主义破坏经济建设,压抑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是建设四化道路上的拦路虎。试问,对渎职人员不追究责任,严加处理,怎能惩前毖后?!
本报讯 据《河北日报》报道:保定地区中药材公司大批药材因变质失效而报废。今年5月,该公司向省医药公司报损花粉106万多斤、怀牛夕74,000多斤、当药53.8万多斤。今年8月份,该公司又向省医药公司报损花粉110多万斤、白芍12万多斤、怀牛夕20多万斤、葛根76,000多斤、首乌28,000多斤、马齿苋36,000多斤。两次报损使国家遭受损失267万多元。
这一严重的经济损失,主要是由于保定地区中药材公司及有关部门经营管理制度松散,盲目收购,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官僚主义作风造成的。另外,省医药公司脱离市场销售实际,盲目下达中药材收购计划,也是造成大量积压以致霉烂变质的一个重要原因。从1978年起,花粉各地库存饱和,调出量大幅度下降。省医药公司这年却给保定地区中药材公司安排花粉收购计划150万斤,该公司当年只调出44.5万斤,其余全部存放在库里。1979年省公司又给保定地区中药材公司安排花粉收购计划80万斤,该公司当年只调出9万斤,使大量花粉堆积在露天货场。保定地区中药材公司不仅没有及时向上级反映药材的市场销售情况,反而任意增加收购量。1978年他们比省下达计划多收购花粉35万斤,1979年多收32.95万斤。此外,这个公司还盲目收购了大批没有销路的其它药材,造成更严重的积压和霉变。
收购药材,本应十分讲究质量。但是,保定地区中药材公司没有验收制度,收购上来的药材质量低劣,不好推销,难以保管。每到收购季节,该公司总是强调人少点多,对下边收购工作检验、指导不力。入库的药材按规定应该定期检查,适时倒垛、熏蒸、晾晒。可惜这里的规定只是一纸空文,十几个药垛从没有进行过认真检查、翻倒。从1977年开始,药材出现比较严重的霉烂、虫蛀现象,公司负责人却强调“没条件”、“费用开支大”、“不合算”,而不积极设法抢救药材,任其霉烂。
公司领导不深入实际,不调查研究,也拿不出改进措施。他们坐在办公室发号施令,而仓库管理却一片混乱。去年,一个保管员勾结社会上的坏人,盗窃了库中价值5万元的牛黄、珍珠等贵重药材。公司负责人不但不对仓库进行认真整顿,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还说什么“谁作案谁负责,领导没有叫他们去偷。”保定地区中药材公司在经营管理中存在如此严重的问题,并非一日,作为上级业务领导单位的省医药公司却从没有进行过追究和敦促,反而把这个中药材公司树为全省先进单位。
保定地区中药材公司大批药材霉烂变质给国家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该公司负责人在5月份给省医药公司写了个所谓的检查报告,主要强调客观原因;而省医药公司对此事又采取了官僚主义态度,批复把大批药材报废,使此事不了了之。保定地区商业局也丝毫没有追查有关人员责任的意思。这件事引起了保定地区中药材公司干部职工的不满,要求有关部门严肃处理这一问题,向有关人员追究经济责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