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3阅读
  • 0回复

郑金玲和她的服务工作“一百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11-25
第1版()
专栏:实干家

郑金玲和她的服务工作“一百例”
天津市无轨电车售票员郑金玲,为乘客服务热情周到,对工作精益求精,被评为天津市特等劳动模范。在客流高峰中,乘客拥挤,上车心切,小郑除了做好车厢内乘客疏导工作外,还针对不同乘客的心理进行服务。如赶点上班的职工不怕挤,就怕晚,小郑就力争不甩,尽量让他们都上车;抱孩子上班的女同志想上车又怕挤着怀里的小宝贝,站在车下干着急,小郑便留出车的前门专门照顾。……平日,小郑在处理个别乘客不买票的问题时,她不采取当众挖苦等伤害对方自尊心的作法,而是“得理让人”,轻声教育这种乘客按章补票。
小郑对老、弱、病、残、孕等乘客更是体贴入微。见到有病人上车,她上前搀扶,关好透风的车窗,并问清去向,告诉沿途各医院的地址和门诊时间。为了照顾老年人上下车,小郑专门到天津市退休工人疗养院,请老年人谈上下车怎样搀扶的意见。小郑把老人们的意见归纳为“迈左扶右,迈右扶左,托住手臂,保持平衡”一套服务方法。
几年工作的实践使小郑感到售票员的工作既光荣又有学问。1977年,小郑曾想把自己在售票工作中的体会和其他同志们的经验,归纳总结出一套完整的售票员工作方法供大家使用。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小郑每天不仅在班上处处留心观察,下班后还拿出一段时间写服务日记,记下工作经验体会。她还走遍了94路沿线的学校、医院、机关、工厂和商店,广泛征求意见。
功夫不负有心人。小郑用了整整三年的时间,写出了九千字的“乘务员主动热情服务一百例”。小郑总结出的“一百例”很快便在全系统得到推广,受到同行业的欢迎。
本报通讯员 李风华
本报记者 夏 林(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