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阅读
  • 0回复

正确处理粮食和其他作物关系,逐步退耕还林还牧 北川县从山区实际出发调整生产布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11-25
第2版()
专栏:

正确处理粮食和其他作物关系,逐步退耕还林还牧
北川县从山区实际出发调整生产布局
本报讯 记者黄岳军报道:四川省的一个大山区县——北川县,调整生产布局既积极又稳妥,对粮食生产不放松,又逐步退耕还林还牧,发展多种经营。今年,取得粮食和经济林木双丰收。记者在北川走访了一些社队,坝区粮食作物耕作精细,只是入夏后阴雨连绵,日照不够,颗粒灌浆受到影响。半山和高山地带,满山是茶、漆、棕、桑、果、药、竹等,郁郁葱葱,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北川县境内群山起伏,沟深谷狭,历史上就不是产粮县。从1958年“大跃进”开始,这个县片面抓粮,毁林开荒,改土造田。到1973年,全县人均生产粮食比1957年少六十多斤,林业和多种经营也遭到严重破坏,人均收入比1957年下降30%。当时有几个大队看到这样干是“费了油,灯不亮”,就改变主意,在搞好粮食生产的同时,把茶、漆、棕、桑、桐、果、竹、药等多种经营恢复和发展起来。在全县口粮水平、分配收入水平下降的情况下,这些大队却逐年上升。这给县领导班子很好的启示,逐步推广了他们的经验。1977年在全省多种经营会议上,省委提出大山区生产方针;党的三中全会提出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的原则,使县委思想更加明确。
发展多种经营首先要吃饱肚子。粮食问题不解决,其他林业、牧业、多种经营就有困难。县委认识到,这是一个在调整生产布局中必须妥善解决的实际问题。他们没有坐等国家支援,而是正确处理粮食和其他作物的关系,对粮食生产始终不放松。一方面,把高山陡坡上不宜种粮的低产田,逐步地有计划地退耕还林还牧还多种经营;另一方面,建设高产稳产基本农田,努力提高粮食单产。发展其他各业,凡适宜种粮的,不与粮争地;在肥料分配上,先保证粮食作物。县领导机关依靠农业科技人员,实行科学种田。北川的自然特点是:春干夏旱秋涝。他们认为,对天灾“与其硬抗,不如巧避”。为了躲避七、八月之间的暴雨集中期和秋涝,他们总结出了一套“小春不小,大春抓早,复种改制”的经验,并在沿河一带搞基本农田,扩大喷灌面积。采取这些措施以后,尽管近三年来全县共退耕26,000亩,粮食总产量却平均每年递增700万斤。近五、六年,经济林木共发展17万亩,造用材林3万亩,1979年林业增加到903万元,比1974年增长近一倍,占农副业总收入45.1%。全县人均分配收入100元,是绵阳地区分配水平较高的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