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山海关外第一港——?锚湾渔港散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11-25
第2版()
专栏:辽宁通讯

山海关外第一港
——?锚湾渔港散记
在号称“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脚下,万里长城与渤海相接的地方,是一个平静的海湾。说来也怪,白浪滔天的渤海,唯独此湾温和宁谧,来往船只每遇险况,就奔这里止锚停航,躲难避灾。因此,聪明的地理学家,给“止”字加了一个金旁,又为这里冠了一个别致的名称:?锚湾。
渤海盛产对虾,被称为中国虾,很受外商欢迎。现在,?锚湾已经成了集散渤海对虾的重要渔港了。平均每年从这里外运的对虾,约占辽宁省对虾总产量的五分之一,渔民们夸耀说:“天下第一关,关外第一港”。
在渤海捕捞对虾的旺季,记者访问了这里,果然名不虚传,夜幕一降临,只见闪闪灯火象一串串明珠,从不同方向朝着港湾移动。这是满载鲜虾的船只,一个跟着一个,驶进港湾。不一会儿,港内排满了大大小小的渔船,灯火通明,整个渔港立刻变成了闹市。
在码头卸货场上,处处都是装虾的筐,人们你呼我应,划等议价。交完的虾货,马上配上保鲜的碎冰,装入特制的虾箱,等待外运;拉虾的汽车一辆接着一辆。
据说,今年渤海对虾资源不如去年,为什么单船产量会这么高?主要是由于各地认真推广专业承包、联产计酬的生产责任制,进一步调动了渔民的生产积极性。各地对“超产部分”普遍采取了按比例提成的办法,使每个出海捕虾的渔民一天能多收入5元到10元,渔民谁也不愿意轻载归港。他们犹如蛟龙闹海,竞相把堵截虾群的流网下在最合适的位置上,哪里虾层厚立刻布满网浮子,竖起不同颜色作标记的“芒杆”,看上去就象一行行稀疏的芦苇在海面上摇曳。穿梭来往的渔船,按着标记辨认自己的网浮子,一看“芒杆”下沉,便知游虾挂网,赶紧上网拉虾,不给虾群逃脱的机会。战斗是非常紧张的。每拉一次网,渔民们叫做“放一次流”。往年,一条船一天只放一次,捕到多少算多少;今年却放两次到三次,每次都是满载而归。
现在,?锚湾渔港相当可观:12个舶位的码头一天能容纳一千多条渔船,600马力的大渔轮也可以靠岸;在海堤的一头,建筑在高大的罩棚旁边的码头指挥台,是个玲珑剔透的两层楼,通讯设备完善,建筑外观大方,显出现代建筑的特色。紧接码头是新建的冷库,给水、供电系统完备,可储冰500吨,储鱼货500吨,在冷库的旁边就是鱼品加工厂,每天收上来的虾货三分之一可就地加工。在码头外边,新建有商店、饭店、旅社、粮站、邮局、加油站、煤场、检疫站、卫生所、观察站和露天电影场等,使荒凉的海滩变成了新兴的渔港,为渔民提供了很大方便。
新华社记者 陈宝玉
(本报有删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