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一个曲解文学真实性的公式——评“难道……是这样的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11-26
第5版()
专栏:

一个曲解文学真实性的公式
——评“难道……是这样的吗?”
钱中文
“难道……是这样的吗?”这是文艺评论中经常出现的一个式子,多年来它一直是一个被用来指责文艺作品不真实的理论根据。我以为这是一个曲解文学真实性的公式。
50年代中期,一些优秀作品由于某种政治原因而受到挞伐,“理论根据”之一是:“难道我们的社会制度是这样的吗?”“难道我们的干部是这样的吗?”一到反右斗争阶段,“难道……是这样的吗”这一公式,更是十倍地增加了它的威力。这个公式成了文艺批判中指责作品不真实的政治诉讼程式。如果涉及生活,那就是“难道我们的社会是这样的吗?”若是谈其人物,那就是“难道我们的工农兵是这样的吗?”在这种情况下,论理无济于事,争辩必定是罪加一等。近几年来,这类责问少得多了,但是在一些作品的讨论中,我们不时还可以听到。有的同志认为,我们的生活一片吉祥如意,要是一个作品写及了它的阴暗面,他们就会提出:“难道我们的生活是这样的吗?”要是作品写了干部的反面形象,有人就会大兴问罪之师:“难道我们的干部是这样的吗?”
文艺的任务,在于艺术地把握生活,从中揭示生活的客观真理,使人在阅读时动之以情,给人以审美享受。社会生活作为整体,充满了种种冲突和矛盾。这里有光明也有黑暗,有前进也有后退,有激流也有回流,有崇高也有卑鄙,有喜剧也有悲剧,甚至就是一个人,也可以是高尚与渺小的结合。这种种方面,作为生活的组成部分,总是相互渗透,互为依存,它们都可以成为文艺创作的对象。同时,文艺尽管可以穷形尽相地描绘人生世态,但是它又不能描写尽整个生活,它只能通过个别的、具体的现象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来反映生活。而在这种艺术的描写中,作品揭示的生活真理愈多,它的艺术的真实性就愈高。文艺的真实性,反映了生活的真理的客观性。因此,我们在确定文学作品的真实性时,对于文艺把握、反映生活的规律应当有所了解。这里最根本的是我们应该把文艺作品去同生活进行比较,把文学作品所提供的艺术真实和生活真实进行比较,用生活真实来衡量艺术真实,即从生活本身出发,而不是以某种观念为依据,不是把自己的主观态度,作为衡量文学真实性的准则,这就是反映论的原理。
“难道……是这样的吗?”这个公式,却是一种既不了解生活整体,又不了解生活个别,以个人主观意识去硬套客观现实生活的产物。它以一种先入为主的理论思想为指导,从根本上否定了生活的复杂性、多样性、丰富性和具体性,从而也否定了现实生活的客观性。这个公式初看起来好象也在把作品和生活进行比较,但这纯粹是一种假象。它的所谓“社会”、“生活”云云,原来常常是一种政治概念、法令政策、某个部门的总结报告、统计材料。这既非生活整体,也非生活具体。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来确定作品反映生活的真实与否,必然会出现不以生活本身、而以某种观念来衡量作品真实性的情况。“难道我们的生活是这样吗?”实际上脱离了生活本身,它既然不能理解生活真实,那么否定艺术真实自然便成为它的必然结果。
“难道我们工人阶级是这样的吗?”“难道我们贫下中农是这样的吗?”这是上述公式的引伸,这种质问同样不适合于文学创作。作家创造艺术形象、人物典型,而评论者却要求他们提供某个阶级、阶层的政治代表。应该理解,这两种人物就其性质来说是迥然不同的,他们各自有自己的真实内容。作为阶级代表的主要特征,就是对其阶级本质作出科学的理论概括,这在政治经济学中可以找到,这里个别人的个性特征对它毫无意义。可是艺术形象则恰恰相反,它要求通过“个别的情节”,对人物独特的性格和心理进行分析,从而突出其“个人的特征”。作家描写人物,无意为人物做政治鉴定,他感兴趣的不是某类人物的“平均数”、“大多数”,而是不同人物的各别命运,他们的悲欢离合,他们的独特个性。这里存在两种概括的真实,但是如果以理论概括的真实要求于艺术概括的真实,其结果必然导致前者对后者的否定,取消艺术的真实性。
不久前读到一篇评论,认为《人到中年》这篇小说描写了中年人的悲剧,但“反映出来的生活却是不正确的,模糊不清的。它的格调是低沉的,感情是哀伤的”,原因在于作家忽视了党的三中全会以来所取得的成就,如知识分子政策正在得到落实,大批知识分子走上了领导岗位,或得到提升,这些成绩是“有目共睹,不容抹煞的”。因此文章认为,本应体现在陆文婷大夫身上的“党的政策的阳光被一层可怕的阴影给遮住了。”文章实际上认为小说的艺术概括是不真实的,阴影是人为的。从评论的字里行间,我们好象又听到:“难道我们的生活是这样的吗?”
我以为文章这样来评价《人到中年》的艺术真实性,是值得商榷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取得了巨大的成绩,这是一种生活真实,然而这并非生活整体。在我们的四化的路途上,仍然困难重重,需要不断斗争和克服,这也是生活真实。只要不回避现实,如鲁迅所说“睁了眼看”,就会发现,并不是作家给生活抹上了阴影,而是生活本身具有阴影,阴影是生活本身的客观存在。就这点来说,小说的描写是合情合理的,因而具有高度的真实性。小说毫不讳言地告诉人们,要改善人和人的关系,还要作出努力,付出代价。阴影的真实描绘,并不使人失望,它比起廉价的乐观主义却更能发人深省。
文学在某种意义上是社会生活的镜子,在生活的进程中产生过种种影响的人和事,无论是革命的还是倒退的都迟早会在文学中得到艺术的真实的反映,因为诚如高尔基所说,文学是真实的领域。如果这样来看待问题,如果确认文学所创造的艺术真实,只能用生活本身来检验,如果确认理论观念、统计材料不能用来测定文学的真实性,那末我们就不会因为作品反映了某些阴影甚至生活的黑暗和丑恶,就认为它缺乏真实性,就宣布阴影和黑暗是作家人为的外加;同时也不会因此而对生活失去信心。
“难道……是这样的吗?”在文艺批评中仍有出现,一方面说明过去文艺批评中的简单化倾向仍然存在,但更重要的是这同评论者对文学的特征、生活本身的理解很有关系。要把文学与政治宣传、总结报告区分开来;要把生活看得象它本身那样复杂。既要看到它的发展的必然趋向,它的真善美,我们被生活理想所激发出来的对生活的真心的爱;也要看到它的假恶丑,它们的猖獗,它们的不断被克服,即使这个过程十分缓慢。要走出教条的阴影,迎向生活的阳光,获取生活的各种知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