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以煤炭代替石油的潮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11-27
第7版()
专栏:

以煤炭代替石油的潮流
吴德烈
由于石油供应问题日益严重,西方国家都纷纷考虑如何取代石油能源。原子能无疑是受人们重视的。但是,在去年3月美国的三里岛核电站发生事故,酿成政治问题后,人们对原子能的利用颇具戒心,而煤炭就越来越吃香了。一些西方经济学家也指出,“煤炭大王开始旅行”,使用煤炭的潮流正在形成。
煤炭是世界上最丰富的燃料资源,约有80个国家拥有这种资源。居首位的美国和苏联、中国,总共约占世界煤产量的60%。另外,有25%分布在西德、英国、澳大利亚、印度、波兰和南非地区。世界煤炭储量,根据现有技术水平,可采量约6,370亿吨,可供开采二百四十多年。而据目前探明的世界石油储量只能开采30年左右。
面对80年代石油供应长期紧张和不稳的前景,西方国家决心发展替代能源摆脱对石油的依赖。英国、加拿大、法国、日本、美国及西德领导人,今年6月在威尼斯首脑会议上作出决定,保证在今后10年内,把这些国家煤炭的使用量提高一倍。进口的煤,比从石油输出国进口的石油便宜三分之一。为了保证向烧煤方面转变,美国政府提出新的立法,对改烧煤的电厂给予经济鼓励。到1990年,使美国半数电厂实现燃料设备改造。西德政府将在80年代中期,把煤炭在能源中占的比重从现在的18%增加到25%,电厂燃料全部改用煤炭。另外国际能源机构事务局规定它的全体成员国煤的使用量,10年后要达到现在使用量的两倍,20年后要达到3倍。为了控制石油消费,它还进一步提出“到90年代初全部废除石油火力发电站”的建议。
在日本,实际可开采的煤炭储量只有10亿吨左右。今后10年,保证能源稳定供应,是日本经济达到中速增长目标的关键。日本通产省一些官员断定,“煤的时代将重新到来”。他们设想将日本国内煤年产量维持到2,000万吨,今后10年要将进口煤的数量增加一倍多。几年前,石油在日本能源构成中的比重占77%以上。今天日本政财界人士担心,以后不能再保持这样高的比重了。因此,他们将在今后10年内把日本依靠石油的程度降低到50%以下。通产省已决定,把煤炭火力发电站从目前的37个增加到1985年的44个,使煤炭在能源构成中的比重在本世纪末增加到33%。
值得注目的是,由固体燃料转向液体燃料,煤炭转换成电、焦、气等二次能源,已成为多年来国外能源消费发生的重要变化。当前,工业发达国家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就是煤的气化和液化。美国研究的第二代气化法已建立示范厂。新的煤炭液化工艺处在中间试验阶段。华盛顿州的一个海湾石油公司工厂,就有高高堆着的液化用煤、把煤研成粉末的装置,以及规模可观的液化煤分解塔等。据报道,这里一天处理50吨煤,制造100桶液化燃料(汽油和轻油等)。现在,美国已有三处开始办起官民联合的煤炭液化事业。
作为煤的液化、气化研究成功前的一种过渡性燃料,日本科技厅资源调查会建议研究采用“煤油混烧”技术。这既可以节约石油,又可以利用煤炭。它呼吁尽快确立利用这种混合燃料的技术,以便投入实际应用。使固体的煤炭变为煤油混合的流体化,易于在海上大量运输。这种混合燃料,除能用于火力发电厂的发电用锅炉和炼铁高炉外,还可用作水泥工业和一般工业用锅炉的燃料。鹿岛炼铁厂一号高炉、大分炼铁厂三号高炉等,将开始使用煤重油混合燃料。日本通产省认为,继煤炭液化后的新技术是煤的气化。它决定把神户制钢、三菱重工业公司等三家公司同澳大利亚合作开发煤炭液化计划作为国家的事业。目前正在加强煤炭液化的实用研究,10年之后,按石油换算,将供应1,500万千公升的能源。
美国和加拿大、丹麦、意大利、日本、荷兰、新西兰、挪威、瑞典、瑞士等9个国家,曾在巴黎国际能源机构总部签署了一项协定,目的是为了决定在锅炉中使用大量液化燃烧技术是否行得通。因为这种燃烧法,是进一步节约能源的颇有希望的方法。
但是,煤炭的生产和消费的扩大,也带来一系列急待解决的难题,如污染环境和处理灰烬等。在美国,国内环境保护法律比较严格。即使西部所产的含硫较低的煤也必须装设排烟脱硫设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