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愿天下有情人皆成眷属——介绍北京市朝阳区婚姻介绍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11-29
第3版()
专栏:

愿天下有情人皆成眷属
——介绍北京市朝阳区婚姻介绍所
最近,我们访问了北京市朝阳区婚姻介绍所。在这个婚姻介绍所工作的“红娘”,都是热心于青年“甜蜜事业”的共青团和妇联的干部。从今年10月3日在日坛公园具服殿开始工作以来,已有3,000位男女,兴高采烈地填了登记表。“愿天下有情人皆成眷属”,这美好的愿望将不断成为现实。“红娘”们看到婚姻介绍所的宾客盈门,兴奋地对记者说:“早在六十年代初期,刘少奇同志就要求团组织关心青年婚姻恋爱问题,提倡开办婚姻介绍所。可是,在
‘文化大革命’中,这个建议成了批判刘少奇同志的一项‘罪行’。现在,这种代表青年切身利益的好事,终于付诸实践,我们一定要办好!”
3,000人,这是一个多么可观的数字。虽然男女对等,但要搭好桥,又要使人称心如意,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当我们提出这个问题时,婚姻介绍所的负责人王晓东同志,顺手拿出一份打印的简章和登记表格给我们看。他说,要使男女双方般配,我们介绍所得全面掌握情况,要有一套“制度”作保证。
恋爱、婚姻,组织家庭生活,并非儿戏。婚姻介绍所工作的出发点,是帮助男女青年缔结美满的婚姻,对登记者要认真负责。婚姻介绍所规定,凡本市居民愿意接受本所介绍对象的,本人须持工作证和户口本进行登记;一些单位的团组织、妇联或其他组织也可以与介绍所联系,替本单位的男女办理手续。同时,对前来的登记者,都要有职业、工种、工资、文化程度、爱好专长,以至身高、体重、健康状况的详细登记。为了便于双方了解各人相貌长得怎样,还得交二寸免冠近照。
在婚姻介绍所开办的那阵子,来登记的女同志少。自然是她们不好意思,有些忸怩。她们中间有的进了日坛公园,但久久徘徊,怎么也不敢唐突地走进登记处;有的是父母为孩子操心,代替孩子来登记;有的怕别人嘻笑,托亲朋好友探问、打听;有的则写信,向婚姻介绍所的同志说明真情。为了打消女同志的顾虑,婚姻介绍所的同志反复宣传他们的“保密”制度,还把女同志登记处安排在朝阳区团委、妇联的办公楼。现在,男、女登记处都应接不暇,有时一天多达300人。
不久前,一名研究生也前来登记。他28岁,身高1.75米,长得挺精神。过去,他刻画过自己的女朋友应是才貌双全,身高不低于1.65米,年龄不超过24岁。研究生的条件不错,他相信在婚姻介绍所登记的姑娘中有般配于他的。婚姻介绍所的“红娘”,为他物色了一个在新闻单位工作的女青年。她高中毕业后,自学了一门外语,口笔翻译流利。根据双方的条件,介绍所的同志分别向男女双方介绍了详细情况后,他们都表示同意见面。果然,他俩“一见钟情”。千里姻缘一线牵,这位研究生实现了自己的夙愿,特地来婚姻介绍所道谢。目前他和姑娘正在热恋之中。他说,这桩婚事成了,首先请婚姻介绍所的“红娘”们吃喜糖。
如果婚姻介绍所物色的对象,双方或一方不中意怎么办?那也不要紧,一次不成,两次,负责介绍到满意为止。婚姻介绍所从成立的宗旨到服务态度,得到青年的欢迎,使婚姻介绍所博得了越来越多的信任者。这些来登记的男女,把婚姻介绍所当成“青年之家”、“知音者”。他们不但无保留地把自己美好的希望、幸福的将来,都委托给婚姻介绍所的同志,而且把“矛盾”交给“红娘”,以求得他们的帮助。一些青年由于各种条件限制,加上社交活动少,没人穿针引线,常常为不能解决婚姻而苦恼;那些从农村回来的“老知青”,以为自己青春已过,担心解决婚姻问题成了“困难户”;也有的是因为某些“政治”因素,把自己的婚姻大事耽搁了;还有的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了坎坷和不幸。他们盼望在婚姻介绍所的关心下,为今后的生活带来光明和幸福。放心吧!婚姻介绍所的同志会考虑种种特殊的情况,向你积极推荐意中人,会尽快为你们解除苦恼的!
现在,朝阳区婚姻介绍所已搭配600对,已有200对建立爱情关系,其他的正在热切地等候着“喜鹊”给他们传佳音……
本报记者 张燕 于国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