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0阅读
  • 0回复

穷窝子里带回的喜讯 河南虞城县小侯公社实行责任制后面貌一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12-01
第1版()
专栏:

穷窝子里带回的喜讯
河南虞城县小侯公社实行责任制后面貌一新
夜里七点多钟,人民解放军山东省军区防化连的战士正在灯下学习。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副指导员和刘排长回来了!”立即有14个战士不约而同地拥进连部副指导员张明江的寝室。
这14个战士都是去年从河南省虞城县小侯公社入伍的。他们的家乡,是豫东平原有名的“穷窝子”。在十年浩劫时,他们“穿破衣,饿肚皮”度过了童年、少年时光。入伍后,听说家乡实行了生产责任制,家中常来信夸“党的现行政策好,‘穷窝子’开始变样了!”战士们总有些半信半疑。现在,副指导员张明江、排长刘希曙刚从家乡考察了十几天归来,大家怎能不急切地想从他们嘴里听听家乡的真实情况呢?!
于是,一场“答战士问”的招待会就在连部生动活泼地进行起来了。大家一边吃着从家乡捎来的花生,一边提问,张明江和刘希曙通过小侯公社实行多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后的情况,一一回答战士关心的问题。
战士王万桥说:“我家父母年过花甲,弟弟在上高中,实行包产到户后,地能种好吗?”
“嗬,你家的地种得可棒啦!”张明江详细讲述了那天到小王家访问的见闻,“我们到你家那天,‘铁将军’把着门,一群鸭、鹅在院子里嬉戏,三只羊咩咩地叫唤,一头二百多斤重的大肥猪和另一头架子猪正躺在一起熟睡着。一打听,大娘走亲戚去了。大爷在地里干活。我们到地头看过,玉米长得比人高,地瓜刨一墩就几斤重,花生拔一兜有半斤沉。你爸说,他过去给地主扛长工,一人能包种30亩地。如今虽说上了点年纪,可包这五六亩地,不费太大劲就种出来了。队上的共青团员为照顾军属,要帮你家种包产地,你爸还不让呢。他老人家叫我和刘排长转告你:别挂家!实行新政策后,家中好着哩!”
“俺家人多劳力少,包产到户后,生活能比过去好吗?”战士宋志启想到家中有爷爷、父母、四个弟妹,七张嘴吃饭,只有父母能劳动,担心包地多,种不上,生活难。
张明江回答说:“你父亲侍弄庄稼是全把式,全家老幼劳动致富的劲头可足哩,加上队里青年人不时地帮助军属,你家包的14亩地种得很好。今年虽说遇上旱、涝,还是个丰收年,应分的加超产奖励的,你家平均每人能摊五百多斤口粮,光超产的花生就一大囤子。家中养的老母猪,今年下了两窝崽,加上七零八杂的收入,全家一年积攒过了1,000元。眼下砖瓦、木料已经齐备,打谱开春就盖三间大瓦房。”
提到“盖房子”,战士桑元庆插话问道:“我家盖房的谱打了十来年了,可缺钱缺粮的,一直没落实,如今咋样啦?”
“农村政策活了,你家的愿望实现了。”张明江说。
“要不是农村现行政策好,咱家哪有指望住新房!”桑元庆高兴地说。
一阵阵欢声笑语飞出窗外,引起了战友们的浓厚兴趣。特别是来自小侯公社的14名战士,更象吃了蜜一样甜津津的。
新华社通讯员 李文朝 新华社记者 蒋永武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