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简单省工的沟形造林法 介绍永定河区群众的造林经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0-07-18
第5版()
专栏:

  简单省工的沟形造林法
介绍永定河区群众的造林经验
李霆
永定河区大兴、固安、永清、安次各县群众在春、夏、秋三季除了用“窝墩换土法”(一名“丛植法”)植造杨柳杆子防风林以外,在地湿年头或伏雨连绵的时候,还流行一种“沟形造林法”(老乡叫“耕植法”)。这方法是在造林地点(沙荒地上)套牲口用犁耕成一尺深的长沟,密密的插上一尺三寸长的杨柳树橛子(雨季用粗一寸以下的小橛子)或二尺多长的杨柳拨子,再用犁一耕,把旁边的土埂翻进沟里,刚好把插好的枝条盖上,用脚踩实或用大杠子墩实着,就算是栽了一行。
这方法的第一个优点是简单省工,栽的快,一人一个牲口一天能栽五、六亩地,用“窝墩法”一人一天最多只栽半亩地(二百墩)。第二个优点是由于把土壤耕松了,将来长出来的树苗子旺盛而整齐,就象是曾用刀、剪修理过了的一般。长成的杆子也特别整齐匀实,能卖大价。第三个优点是不论在苗圃里育苗(育小叶杨接大叶杨或育美杨),或在河滩湿润地营造母树林(用当年生的嫩枝条,剪成五寸来长,一把一把的撒进沟里),使用这法能使苗子生长整齐壮实,成活率高达百分之九十以上,比过去的穿孔插条法强(据永定河造林局庞镇苗圃试验结果)。
沟形造林法不仅使用于杨柳树的造林,而且适用于杞柳、红荆、紫穗槐、胡枝子等树种的插条造林,比用穿孔插条或窝墩丛植法优点较多。各地今年雨季造林时不妨先试用一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