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油松的山荒雨季造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0-07-18
第5版()
专栏:

  油松的山荒雨季造林
东陵区山荒造林局 张祖欣
油松(短叶马尾松)分布极广,河北省北部山地所有残存天然林,大部均为油松。东陵附近群众则分别为三种:材质重而色黄,树脂较多的叫油松或红皮松;材质较白,树脂较少者称糠松或黄皮松;材质重、黄色稍带红色者称为粗皮松,或叫千皮松。油松在一般针叶树种中,生长较速,枝梢较多,栽上五、六年就可用枝子作柴烧。木材用处极广,能作建筑、土木、器具等用材,且耐水湿。副产物则生松蕈、松脂。荒山上用油松造林,不仅能得良好木材,且能防水旱风灾,保护山田,能获经济及保安之功用,一举两得。
油松虽为阳性树种,但在一个山上的树,阴坡总比阳坡生长的茂盛,而阳坡的松树,材质比阴坡生长的坚实,树脂也多。因为山上的阳坡多半是土薄而且干燥,初栽时稍感困难,成活后发育亦较缓慢,所以欲求速效,宜先从山的阴坡入手。
油松无地不宜,而以带沙质松土的山生长最快。粘土带石子的山生长较缓,纵是岩石裂缝中亦常生长有油松,所以虽土层极薄而他树不生之瘠恶土地,亦能用油松造林。
油松的造林季节一年三季都行。在遵化一带,群众的习惯都喜欢在伏天栽植或播种,芦各寨、秋克峪一带的松山,大部分是在雨季养种起来的。
荒山上用油松造林其距离宜密,一般最合适的是行距二尺的三角形或正方形。这样的距离每亩荒山须栽植一千五百株或“穴”,如用树苗植树造林,宜选三年生松苗。大面积造林宜分工合作,或三人一组或二人一组。如三人一组,即一人掘坑,坑深七、八寸,刨开的土堆在一边,第二人持苗,将根理直,紧贴一边,将根下端向土里按放(切忌使根向上倒翻),然后用手将坑边的土埋好,第三人持短柄小镐将土砸实。如原土不够,可从附近取土填上,再砸实。如埋的土松,一透风就不易活。如二人一组,栽后再砸也可。伏天栽松,苗木宜随起随栽,如由远处运取,须随时洒凉水,勿使松苗发热。须隔夜者,要在荫凉处散开苗木,洒上凉水,次日再行包装或栽植。苗木过小,每穴可放二、三株,如活三分之一即能每穴有苗。
山荒播种可二人一组,一人掘土,将表土刨开,径一尺,将土翻活,除去草根,第二人撒上松子,十粒左右,须撒均匀,不使聚在一处,然亦不可太靠边,然后覆土,以能盖上松子为度。不可太深,深了不易出土,用脚踏实以免透风。上面再盖些草(不要带根的),既免鸟类啄食,且能减少蒸发,因松子出芽后,顶上带着松皮,被鸟一啄,将子叶一齐食去,就不会再生芽了。如盖些草,芽出土后,种皮就会被草阻碍而脱落,可防鸟害。一亩地须种子一斤至一斤二两。
油松纯林,易遭虫害,可酌与其他阔叶树种作带状或块状混交,如阳坡与槲栎(宜秋播)、臭椿等,阴坡与枫、山胡桃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