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阅读
  • 0回复

介绍两种优良绿肥——紫穗槐和胡枝子的栽种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0-07-18
第5版()
专栏:

  介绍两种优良绿肥——
紫穗槐和胡枝子的栽种法
李霆
一、紫穗槐(棉槐、鼬萩)
紫穗槐是一种耐旱、耐碱,能长条子,压绿肥与改良土质的小树(灌木)。叶子象槐树,开紫花,结褐色带香味的小荚果。能生长在干瘠的沙地,作防风林带的低层林,有固沙、挡风、积存尘土与改良土质的功用。根细而不向周围扩展。并能长有根瘤菌,在地头、地边、道旁、渠边及水稻田的沟埂上种植,能肥地而没有“拔地”的缺点。它的朽根和落叶在土中变成肥料,能逐渐把瘦地变成肥地,还能耐碱,它的枝叶能吸收盐碱质,腐烂发酵后能使盐碱质中和,有改良碱土的作用。条子上下等粗能编各种器具,用途很广。过去日本人在东北大量推广,作为数十种手工业品的原料。
雨季造林的方法:插条、育苗或直接播种(碱地不用)都可以。用去年或当年生的条子,选粗壮的切成一尺多长,挖坑丛植或穿孔插条(跟栽杞柳一样)。育苗要在好地,将地耕耙整理好以后,用犁挑成一尺来远的长沟;顺沟浇足了水,稍干后把预先在凉水里浸了四天的种籽拌草灰一同耩到沟里,再盖土擦平,每亩地用籽五斤到六斤,擦平后盖土半寸多厚,不用再浇水,几天就可出苗。生长满一年的苗趁伏雨移栽到干沙地里造林,极易成活。在土质较好的沙地,可直接播种造林。在下大雨的时候,把种籽先用两开一凉的温水浸过,经一昼夜再捞出来,装入席篓或其他容器内,跟生豆芽一样,放在温暖地方,每日用温水冲一次,到将出芽的时候,在地里用耧耩下、擦平、盖土半寸多厚,三几天就出芽。(挖坑丛播也可以)。
种上满二年,每年割条一次,每亩可收条二、三千斤,条长四尺到七尺,两头等粗。供编筐、篮、篓、笼、提箱、衣架、书架、门帘、桌子等用,还可以造纸。种子可以制药,枝叶可以沤粪。据渤海区农垦管理局军粮城试验场历年试验(在水田)结果,施用紫穗槐半干枝叶六百斤,即等于施用豆饼一百斤或硫酸亚三十斤的肥效。在实际施用时,以每亩六百斤至八百斤(可代替豆饼一百斤至一百四十斤)用作基肥,再看生育情形酌量补充速效性氮素肥料。用作基肥时要将紫穗槐枝叶割下切碎撒到田内,用犁耠或铁锨翻入土中,或用脚踩入泥中都可以。
二、胡枝子(萩、抗条、亨子)
胡枝子也是一种耐干瘠、耐盐碱、能长条子、压绿肥并能作饲料的小树。花紫色(是一种很好的蜜源植物),叶子由三片圆形小叶片合成。在森林破坏以后的瘠薄山坡上野生成林,能逐渐改良土质,恢复地力,是华北荒山播种造林最适合的一种先锋树种。在山西东北部与冀西山地老乡都成捆的砍下作饲料,喂牛容易上膘,是一种很好的畜牧饲料。根上长有根瘤菌,能增加土中氮肥,根盘较小,在池塘、渠边、路旁、井边、地头、坟地或其他空地栽种,既不拔地,且能改良土质。在沙荒地播种造林,用作防风林的低层林带很合适。枝条细软,能编筐、篮、农具等。在山荒、沙荒地播种造林,生长迅速旺盛(据冀西沙荒造林局去年雨季在老磁河沙荒条播,当年扎根七寸来深,今年检查,比同时播种的紫穗槐高出一倍以上),每年可割条好几次,用来压绿肥最合适,据日本人试验,头年移栽,每亩地第二年可得干枝叶八百斤,第三年得一千斤,新鲜胡枝子枝叶,所含氮、磷、钾三要素含量与新鲜苜蓿或青豌豆相近,肥效很大,同时,还能改良碱地。
造林方法和紫穗槐一样,干燥山荒地雨季播种造林,最易成功,宜趁大雨用温水浸种,雨住了,种籽也浸透了,马上播种,三几天即发芽出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