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阅读
  • 0回复

永远和群众在一起——石渠县人武部政委冯有彬风雪高原25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12-02
第4版()
专栏:

永远和群众在一起
——石渠县人武部政委冯有彬风雪高原25年
四川省石渠县人武部政委冯有彬,在川藏高原艰苦奋斗25年,始终和人民群众在一起,为建设高原,改变这一地区的落后面貌作出了积极贡献。
石渠位于巴颜喀拉山南麓,平均海拔4,500米,素有“世界高城”之称。这里是纯牧区,气候奇寒,严重缺氧,是个被人称为“拉屎不生蛆”的苦地方。面对艰苦的生活条件和工作环境,冯有彬毫无惧色,努力使自己逐步适应高原环境。现在,他每次下乡都是身带马褡子和糌粑口袋,走到哪里,就住在哪里,生活上完全与藏族群众打成一片。藏族牧民夸他“处处和我们一个样。”
冯有彬在川藏高原工作25年,仅在石渠就干了12年。此间,除新划归石渠管辖的两个公社外,其余21个公社他都去住过。全县民兵工作的情况,他都了如指掌。他不怕苦和累,总是争着挑重担。1978年12月,有一种牲畜传染病在东区6个公社蔓延。他首先带领工作组到病情最严重的长须贡马公社,帮助做好抢救治疗工作。一天,他从公社到区上开会,在骑马过河时,马一下惊了。他从马背上摔下来,折伤了左手,全身衣服湿透,结成了冰块,冻得直打哆嗦。同行的干部见他伤势严重,劝他到县上治疗,他却若无其事地说:“不要紧,没伤着骨头,不久就会好的。”在区里,他一边开会,一边治疗。到第三天会议结束了,他就将手吊在脖子上,和民兵一起抢救牲畜。
为了改变东区6个公社交通落后的面貌,县委决定在雅砻江上修建一座蒙沙大桥。冯有彬一马当先,带领数百名民兵,战斗在施工第一线。时值5月,雅砻江上还漂流着块块薄冰,江水冰冷刺骨。冯有彬和民兵们一起抬石头、掏河沙、背草饼,样样活都抢着干。一次,他同一个民兵抬着两百多斤重的沙袋,直奔拦河坝,不慎滑倒,险些摔到雅砻江里。民兵们赶紧把他扶起,换他下去休息。但他执意不肯。在他的指挥和带动下,民兵们斗志更旺,终于赶在洪水到来之前,修好了5个桥墩。
1977年初,石渠县遭受了一场罕见的大雪灾。草场被淹没在几尺深的积雪里,集体的大量牲畜,面临被冻死、饿死的危险。藏民没有牛粪烧,生计也感到困难。县武装部的同志全力以赴,参加县委统一组织的抗灾保畜工作。冯有彬带领一个工作组,来到灾情较重的德荣马公社。他听说草原二队有个畜群不知下落,就立即带上一名干部,踏着深过膝盖的积雪,直奔草原二队。当牧民们见他们满身是雪,连眉毛、胡子也结着冰霜时,一个个感动得热泪盈眶。还有一次,冯有彬来到巴颜喀拉山下海拔4,800米的八若村三队,领导抗灾保畜工作。强烈的高山反应不断袭扰着他,使他头晕目眩,吃不下饭,睡不好觉。他克服重重困难,一边组织转运冻伤的牧民,一边查看草场,转移牲畜。这时,他接到了县武装部转来的电话,说他最小的女儿患肺炎住院,要他回去看看。他想到人民的生命财产还处在危难之中,毅然打消了回家的念头,继续带领民兵组织群众转移。直到一个月后,县里召开支灾工作汇报会,他才顺便回家看了看。会议一结束,他又立即返回抗灾第一线。在5个多月的抗灾保畜日子里,他跑遍了东区6个公社近百个作业组。高原的风雪,冻裂了他的手脚,渗着斑斑血迹。为了寻找失散的畜群,他和当地牧民一起,淌冰河,翻雪山,在齐膝深的雪地里艰难地挪动着脚步。饿了,一把糌粑一口雪;困了,刨个雪坑打个盹。辽阔的石渠草原,记下了他的战斗足迹,千百个牧民的脑海里,留存着他的音容笑貌。
本报通讯员 刘德鑫 黄旺喜
本报记者 萧健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