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津浦线淮河明光两大桥修复 滕代远部长出席落成典礼向工人致贺 十位大功臣获得奖章近百名功臣得到物质奖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0-07-19
第2版()
专栏:

  津浦线淮河明光两大桥修复
滕代远部长出席落成典礼向工人致贺
十位大功臣获得奖章近百名功臣得到物质奖励
【本报蚌埠讯】记者陈迹报道:津浦线上的淮河、明光两大铁桥正式修复;两桥的落成典礼于七月十一日在淮河南岸隆重举行。铁道部滕代远部长亲临参加。皖北行署李云鹤副主任及蚌埠市人民政府代表都前往致贺。
济南铁路局于去年十一月组成一千余人的桥梁工程处,开始修复两桥。经过员工们七、八个月的艰苦奋斗,明光桥于今年六月二十五日完工,淮河桥于七月七日完工。
在修复过程中,淮河发生了二十年来所未有的两次大洪水,员工们发挥了高度的积极性,日夜不断地与洪水搏斗着。他们跳进十四公尺深的寒冷的洪水中,打捞桥梁,清理桥墩。在物质条件困难的情况下,工人们并创造了不少的工具,解决了工程中的不少困难。如明光桥工人进行二号墩的挖基工作时,制出了一个挖泥机;铆工宋世奎用角铁制成代用老虎钳。淮河桥的工人在工地里修理了一座蒸汽绞车;油工杨春元发明了油漆桥梁用的鱼油,克服了鱼油买不着的困难。两桥工人在修建工作中,曾多次发动生产竞赛,使工作效率不断地突破旧的标准。比如:淮河桥油工油漆钢梁,从每天每工二十平方公尺,提高到八十平方公尺;三中队运片石,在过去八十人用三辆平车,每日最多运到五十车,现在只有五十个人,用四辆平车,每天能运达一百四十八车。铆工组的工人更创造每天每盘炉铆钉一千零十六个的全国最高纪录。工人和工程师们由于努力工作,共同研究,互相学习,发明了“以桥吊桥”、“空中对料”、“浮标串针”等新的方法,克服了许多工程技术中的困难。铁道部工程人员和苏联专家一再到现场帮助工作,使员工们在技术上得到很大的启示和指导,同时也使员工们更深刻地体会到:“必须向苏联学习”。
淮河铁桥长达五百七十四公尺,明光桥长达三百七十公尺。两桥都曾被国民党匪帮所炸毁。今年三月修桥时,美制匪机又曾来此轰炸,炸死了工人王焕伦。这一罪行,更激起工人们的愤慨。他们以积极工作回答了美制匪机的暴行。工人刘际发与宣恒太由于工作奋不顾身,光荣牺牲。为了悼念死者,记述修桥的经过,济南局特在淮河桥的东头建立了一块“淮河大铁桥落成纪念碑”。
滕代远部长曾向死难烈士献花圈。蚌埠市各界人民也纷往献花。
在举行落成典礼时,滕代远部长亲至淮河铁桥剪彩;机车拖着七辆列车,驶过淮河铁桥。淮河两岸人民欢呼不已。在落成典礼中,滕代远部长代表铁道部向全体修桥工人致贺,指出淮河大铁桥的修复,有利于国家经济建设及人民生活的繁荣。并号召全体员工注意保护两桥,防止特务破坏。会后举行授奖大会,滕部长将十枚奖章,替十位大功臣一一佩戴在胸前。二十三位二等功臣和七十三位三等功臣也都得到了物质的奖励。功臣们说:“我们决不骄傲,还得功上加功,努力学习技术。”皖北和蚌埠市人民政府和广大人民也都向修桥工人致贺,赞扬这一伟大的胜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