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外贸销售方式也要“现代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12-09
第2版()
专栏:经济工作笔谈

外贸销售方式也要“现代化”
朱悦宁
在一些工业发达国家,企业的销售经理往往有着比生产经理更举足轻重的地位,商品推销人员也往往是企业中最精明强干的人才。在那里,有一种说法,叫做销售第一。一个企业的盛衰,在很大程度上跟推销工作做得怎样有关系,订货单就是企业的生命。“推销、推销”,真蒂是一个“推”字。为了把商品卖出去,推销人员全球跑,广告宣传拚命搞,再加上各种各样的售后服务、优惠奖励措施……真是名目繁多,不惜工本。
我们要出口更多的东西,资本主义的某些“生意经”,还是有用的。比如注重推销就是一种。可惜,我们现在学来的还太少。
我国一位领导人去西德访问,人家问:“怎么只见你们派采购员来,不见你们派推销员来?”还说,希望看到中国的推销员更多地在西德出现。无疑,这是一种善意的批评。
据有关部门统计,去年,我国经外贸部门派出国外的贸易小组中,搞进口的是680个,共7,600多人次,而出口推销小组是226个,共1,280多人次。可见,目前我们搞进口的劲头,比搞推销的劲头大得多。据推算,英国每年出国的厂商人数高达30万人,绝大多数都是去推销商品的。即使是搞进口的,也首先要问人家能买他多少东西,“以进带出”,绝不放过任何推销机会。
从1957年以来,我们每年都要召开两次广交会。近年来,一些地区和部门还不时召开一些小型交易会,把外商请进来,洽谈生意。这对于扩大出口无疑起了很好的作用,今后还要这样做。但从销售方式来讲,毕竟还属于等客上门,而不是采取积极的办法搞推销。
过去在闭关锁国的情况下,我们不熟悉国际市场上行之有效的推销方式,“等客上门”的销售方式已经搞了许多年,成了一种习惯力量,使相当一些同志轻视对外推销工作。可以说,这也是自给自足经济思想在销售形式上的一种反应。难怪一些外国友好人士建议我们在销售方式上,也要来个“现代化”。推销工作上不去,扩大出口就有困难。希望有关方面重视这个问题,打破老框框,从培养推销人才上,从改革体制上多想办法,逐步实现销售方式的“现代化”。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