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3阅读
  • 0回复

同心协力抓教育——锦州市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调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12-09
第3版()
专栏:

同心协力抓教育——锦州市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调查
编者按:提起中等教育结构改革,有的同志常常抱怨:“说起来势在必行,做起来寸步难行”。中等教育结构改革难,难就难在它是一项涉及计划、劳动、经济、教育等部门的复杂工作,有一个环节不协调,便迈不开步。因此,加强党和政府的统一领导,有关各方齐心协力支持改革,就显得非常重要。锦州市改革中等教育结构的一些具体做法,虽然还有待在实践中逐步完善,但他们加强统一领导,各部门协调动作的经验,值得各地参考。
辽宁省锦州市(包括市辖的7个县)改革中等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教育,取得了可喜成果。全市办起各种门类的职业学校、农业中学184所;普通高中由196所调整为77所。今年秋季,全市高中阶段教育共招生4万人,其中普通高中招生18,000人,占45%;中专、技校、职业中学和农业中学招生22,000人,占55%,基本上改变了中等教育结构单一的状况。
锦州市的主要作法是:
一、党政领导把中等教育结构改革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锦州市的党政领导重视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工作。1979年初,就由市委主管文教的书记宇光和常委、副市长杨菲负责,组织市计委、经济、劳动、教育等有关部门进行了两个多月调查,提出《锦州地区中等教育结构改革和布局调整的调查报告》。市委第一书记李钢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讨论改革方案,统一认识。市人民政府还召开全市教育工作会议,部署中等教育结构改革工作。主管这一工作的宇光和杨菲集中精力,着重抓紧落实。他们把市直各有关部门组织起来,同心协力一起抓,经常听取汇报,并深入到办学单位和学校,了解情况,帮助解决经费、教材、师资等困难。
由于市委重视,各级党委也都比较重视。如兴城县委第一书记王汉才和县委常委以及各部门领导,到县里办得较好的药王庙公社农业中学参观,推广他们的经验。锦县班吉塔公社、义县七里河公社,都是公社书记抓教育,创办了公社农业中学。
二、从实际出发,多种形式办学,不搞“一刀切”。
锦州市主要采用以下四种办学形式:
一是教育部门和业务部门联合办。职业中学单由教育部门办有许多困难不好解决,如经费、专业课教师和实习场地等等。单由业务部门办也有困难:文化课教师不好解决,对学校的行政管理、学生的思想工作不熟悉等。两家联合起来办,就可取长补短。如,锦州市商业高中就是由原锦州七中和市商业局联合办的。商业局派2名干部到学校任副校长和副教导主任,又抽了5个技术员当专业课教师。校舍、文化课、班主任工作,均由原七中负责。除照拨原来的教育经费外,开设专业课所需经费由商业局负责,学生毕业后在商业系统择优录用。商业局的同志说,去年他们局就想办一所商业技工学校,局里拨了15万元,筹备了一年多还不能招生,后来同教育部门联合办,只用几个月就办起来了。现在,全市有19所联合办的职业学校,学生2,753人。采用联合办学形式要认真考虑原来普通中学的布局。在校舍紧张、二部制学校比例较高的地方,不大适宜采用这种形式。
二是工矿企业自办职业学校。工矿企业有一定的技术力量和物质基础,调动他们的办学积极性是发展职业学校的一个重要途径。锦州市有这类学校24所,学生4,452人。办学经费全部由厂矿负责解决。学制一般2—3年,学生大多数是本厂矿职工子女。专业设置,招生数量,也是参照本厂矿生产发展的需要定的。学生毕业后由厂矿择优录用。不过,这类学校也有短处:专业设置和学生来源过于狭窄,80%的学生是本厂矿职工子女,这不利于择优录取。工厂的规模不一样,所需要的技术工人时有变化,学校很难使所开设的专业相对稳定,对提高教学质量不利。如果能几个工厂联合办,统筹安排专业,就可避免这个问题。
三是人民公社和大队举办农业中学。锦州市现有农业中学104所,学生8,437人。农中的学制一般也是2—3年。多数学校实行一年8个月学习、3个月劳动、1个月假期的制度。主要专业是农业技术、果树管理、农村机电、农业财会等。学校经费由公社负责。锦州农村还有一种大队举办的半农半读农业技术学校。这类学校目前仅有5所,学生113人,都有一定的生产实习基地,也有经济收入。学生一般不交纳学费,年终还可参加学校的分配。
四是在普通中学附设职业班。有些规模较小的工厂,自己办职业学校有困难,市里就让他们在工厂附近的中学附设职业班。目前,全市附设职业班的中学有29所,学生1,605人。由于厂子小,不能抽出更多的技术力量办学,有些职业班不可能连续招生,市里允许他们隔年招生。职业班的经费、专业课教师均由工厂负责,学制2—3年。
三、一些政策性问题和实际问题,由党委和有关部门作出明确规定,认真解决。
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为上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还是培养劳动、技术后备力量呢?锦州市的同志认为,如果把职业学校变成升学的补习班,就起不到办职业学校的作用。因此市里明确规定:职业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劳动、技术后备力量,课程的设置一定要为这一培养目标服务;个别学习成绩优秀者,允许报考高等院校。
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去向如何?这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也是关系到职业学校能否巩固、发展的问题。锦州市明确规定:劳动部门要把职业学校的毕业生,作为劳动资源的一部分,纳入劳动计划;各行各业今后招工时,应以职业学校的毕业生为主要对象;职业学校的毕业生由市劳动服务公司统一管理,全民或集体所有制企事业单位招工,要本着专业对口的原则,首先从他们中间择优录用;农村所需的各种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也照此原则办理。如兴城县围屏公社就规定,农业中学的毕业生可到公社农技站参加考核,合格者发给农业技术人员证书,回本大队工作,其工分比同等劳力高10%。
关于办学经费,锦州市明确规定:工矿企业办的职业学校所需经费,列入企业营业外开支。市人民政府今年还从地方财政中拨出50万元,作为创办职业学校和农业中学的补助费。
办学中遇到的其他一些实际问题,锦州市都做了相应的规定。如规定被抽调做专职教师的技术人员,其工资待遇、技术晋级均与同类现职技术人员同等对待。市里还准备成立第三师范,专门为职业学校培训师资。
本报记者 庄永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