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 0回复

“堵”与“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12-10
第2版()
专栏:短评

“堵”与“疏”
有些地方推行农业生产责任制,上级领导代替生产队作主,只许这样做,不许那样做,强制推行一种形式,禁止采用其他形式,把群众卡得死死的。如不符合自己划定的框框,就去“纠”去“堵”。赣州地区就发生过这种情况。后来地委经过调查研究,总结了经验教训,体会到硬堵不是办法,决定由生产队自己作主确定何种生产责任制。
建立责任制,不搞“大概工”,这是广大农民的要求,是党的三中全会后农村出现的新的景象。饱受极左危害的农民,长期“干活大呼隆,分配一拉平”,多劳不能多得,严重挫伤了生产积极性。党的政策一经落实,各种形式的责任制普遍建立,势如江河奔流,不可阻挡。在这种新形势下,领导者的责任有如治水,要多作疏导工作,引导群众前进,而不是逆流而行,强纠硬堵。这种做法不适当,允许换另一种做法。总之,要按照农民的意愿建立适合当地情况的责任制,而不应按少数“长官”的意愿只准推行某一种办法。“堵”的办法之所以不好,因为它违反了当地情况和群众意愿。赣州曾一度用“堵”的办法对待责任制,结果出现群众要搞,领导要纠的“拉锯”局面。上下不一心,事情怎么能办好呢?
我们有些同志长期习惯于用行政命令的办法领导农业,对待农民,强制推行某种或不许实行某种责任制,并以为这就是党的领导。这是误解。党的领导主要是靠方针政策的引导,而不是靠强迫命令。有些事群众愿意干,你不许他干,他常常不买你的账;有些偷偷在那里干,你堵也堵不住。死堵硬纠,只会使自己处于群众的对立面。作为党的领导干部,不和群众站在一起,不去做疏导工作,不去引导群众前进,反而和群众“对着干”,必然会脱离群众,受到群众反对。
“堵”与“疏”是两种不同的工作方法,反映的却是党和群众关系这样一个重大问题。是堵还是疏?是捆住还是放开群众的手脚?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这些年来,我们一些干部到处“堵”,“堵”掉了农民的积极性,“堵”掉了生产发展的各种门路,限制了人民群众的创造力。这一教训难道还不应记取吗?
要改变这种思想作风,其实并不难,只要深入下去,多听听群众的意见,比比利害优劣,就会和群众想到一起。赣州地区的同志们正是这样做了,于是作出了由生产队自己作主、推行不同形式的责任制的决定。这是领导思想和领导作风方面可喜的变化。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