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阅读
  • 0回复

打开珍珠综合利用大门的人——记水产工程师门摩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12-10
第2版()
专栏:

打开珍珠综合利用大门的人
——记水产工程师门摩西
在我国,过去珍珠只用于装饰或作营养兼药用,是谁把它带进现代日用化工领域,从而打开了珍珠综合利用的大门?是苏州地区水产研究所技术员、最近晋升为水产工程师的门摩西。
门摩西毕业于山东大学海洋系海洋物理专业,1973年,他出差到广州,获得一份国外有关介绍珍珠膏的宣传品。他想,如果能把珍珠膏研制出来,珍珠利用就有了新的出路。他决心去实践。作为珍珠膏原料的珍珠粉,必须是小于两个微米(千分之二毫米)的粉状颗粒,才易溶入膏体,便于面部皮肤吸收。他采用传统医药带水球磨的方法,用自制的大青石石磨进行水磨,一天磨上十几个小时,也达不到细度标准。后来,他利用风力选浮的原理,改装了一台粉碎机进行加工,获得了成功。接着,他又进行乳化试验。他曾5次南下广州等地,向专家、教授和工人师傅求教,又经过了数百次反复,终于在1977年突破乳化技术关,初步试制成功珍珠膏。1979年,这种珍珠膏正式交南京为民化工厂生产,定名为江苏芭蕾牌珍珠膏,投入国内外市场,在国际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珍珠膏的研制成功,使门摩西的思想“闸门”大开。他继续试验,又试制成功了珍珠酒、珍珠眼药水、珍珠奶液等十多种珍珠系列产品。门摩西研制成功的芭蕾牌珍珠膏及其珍珠系列产品已获得江苏省1979年的科技奖。今年年初,省人民政府正式授予他“江苏省劳动模范”的光荣称号。
珍珠综合利用的门路日益扩大,“刺激”着珍珠生产的发展,全省许多社队已把育珠当作农村致富的一个可靠门路。
新华社记者 周振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