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面临石油挑战的巴西经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12-10
第7版()
专栏:

面临石油挑战的巴西经济
安建国
巴西,是个曾经以其高速发展的“经济奇迹”闻名于世的南美洲经济大国。然而,近年来的世界性能源危机,使巴西经济同样面临着严重的挑战。1968—1973年的“奇迹”时期,巴西经济年增长率曾达到10%以上,工业年增长率超过了14%,制成品出口年增长率达到25%。但是,1979年经济增长率只达到6%。据估计,1980年大约只能勉强维持5%。
1973年以后巴西“经济奇迹”的消失,有许多因素,其中能源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石油在巴西能源消费中占着重要地位。巴西每天要消费100万桶石油,年总消费量将近4亿桶。但1969年以来巴西自己的石油年产量却一直徘徊不前,只有6,200万桶,只能维持石油年消费总量的15%,其余都要依赖进口,而进口石油的80%都来自波斯湾地区。其中仅伊拉克供应的石油就占巴西石油年总消费量的40%。两伊战争的炮火,使巴西的经济前景又开始捉摸不定。
巴西经济界人士认为,1973年“石油危机”时便已暴露了巴西依赖进口石油这一致命弱点。国际市场石油价格的上涨,给巴西经济带来了一系列问题。进口石油的庞大开支和沉重的外债,吞掉了巴西出口的全部外汇收入。虽然1974—1979年巴西出口增加了146%,其中制成品出口增加了355%,年平均出口增长率达16%。但是出口的增长仍赶不上在此期间内的进口额。1974—1978年的外贸赤字累积高达113亿美元。今年上半年出口比去年同期增长35%,但外贸赤字仍高达21亿美元。据估计,1980年进口石油费用将超过100亿美元,等于1979年的全部外汇储备。与此同时,通货膨胀也日益加剧。1973年,通货膨胀率还只有15.5%;1979年则已高达75%。巴西经济界人士认为,由于两伊战争导致石油价格上涨,巴西的通货膨胀率1980年有可能突破三位数,至少将达到99.2%。石油及其副产品销售价格不断上涨是通货膨胀加剧的重要原因。1973年以来,由于石油涨价,使巴西外债越背越重。1979年,外债高达500多亿美元,将近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23%。据估计,今年可能突破600亿美元。这使巴西成为第三世界中负债最多的国家。
严峻的现实,使巴西当局痛切地认识到,只要巴西依赖进口石油的畸形的能源结构一天不改变,巴西就一天不得安宁。调整能源结构已势在必行。拉美经济界人士把深受石油短缺折磨的巴西叫作“患有贫血症的拉美巨人”。为了改变这一结构,巴西政府决心开发本国的能源资源,1979年7月,巴西成立了“全国能源委员会”,采取措施调整能源结构;一方面加紧国内石油勘探开采,争取1983年石油日产量能达到30万桶。另一方面,加强对水力电力资源的开发利用。目前,巴西同巴拉圭正在合作兴建伊泰普水电站。伊泰普电站将在1983年竣工,全部建成后发电能力将相当于美国大古力水电站和埃及阿斯旺水电站发电量之总和的两倍,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工厂”。那将对改善巴西的能源状况发挥巨大作用。此外,巴西政府还十分重视研究、使用酒精作为替代能源。并号召政府车辆一律使用酒精汽油混合燃料。预计1985年巴西全国酒精产量将达到107亿公升,相当于日产18万桶汽油。届时巴西全国将拥有相当多以酒精—汽油为动力燃料的汽车和工厂。巴西还计划在1980—1990年间建设10个核电站,同时扩大石油进口来源,增加储备。去年以来,巴西先后同墨西哥、委内瑞拉、安哥拉、尼日利亚、印尼等国签订了增加石油供应的合同。
所有这些措施,效果究竟如何,还有待实践证明。不过,现在巴西经济界又在谈论第二次“巴西奇迹”了。当然,他们也承认,能源结构的调整并非短时间内可以奏效,巴西经济还面临着不少问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