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评“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12-12
第5版()
专栏:

  评“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孟宪鹏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是“铁人”王进喜在大庆油田开始建设的时候提出来的。这个提法,在油田建设条件相当困难的条件下,对于动员群众艰苦奋斗,战胜困难,起了积极的作用。
这个口号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不能说是不对的。
但是,“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说法,过于简单,好象条件可以凭空创造,要创造就可以创造,给人以一种印象,似乎创造条件可以不依赖一定的条件。这就容易导致主观随意性。
创造条件要有一定的条件。没有条件就根本不能创造条件。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603页)又说:“所以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形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83页)
建设大庆油田,人们的主观能动因素不可低估,但是绝不能说“没有条件”。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为大庆油田的建设奠定了物质和技术的基础。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在技术力量、工人队伍、领导经验等方面直接为大庆油田的建设准备了条件。特别是地质学家的石油地质理论,全面地系统地论证了新华夏体系沉降带有良好的生油、储油条件。在这个理论指导下,1959年发现了大庆油田。显然,没有这些条件,大庆油田的建设是不可能的。
大庆油田在创业阶段取得的巨大成就,是与大庆职工艰苦奋斗分不开的。王铁人和他所在的1205钻井队,在吊车、拖拉机不够用的条件下,硬是用人拉肩扛加滚杠的办法,把六十多吨重的钻机从火车上卸下来,运到二十多里外的井场,连续奋战三天三夜,把井架竖了起来;在没有输水管线、没有水罐车的条件下,用脸盆端了几十吨水,奋战五天打出了第一口油井。所谓“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讲的就是用这种艰苦奋斗的办法,改变不利条件和困难条件,并不是没有任何条件。实际上,钻机就是一个前提条件,没有钻机,根本谈不上搬运钻机。铁路运输也是一个前提条件,没有这个条件,也不可能把钻井从玉门运到大庆。王铁人当时所说的创造条件,实际上是用人力的条件代替暂时还没有的或缺少的机器的条件。所以,在说创造条件的时候,始终不能离开条件。
创造条件不但要受我们所处世界总的条件的限制,而且要受各种具体条件的限制。比如,采用最新技术迅速发展生产力,这是实现现代化的一条捷径,日本在这方面已有成功的经验。那么,在我们国家能不能照搬这种办法来创造现代化的条件呢?显然不能。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底子很薄的国家。在我国搞现代化建设,就要受这个条件的限制。从这个实际情况出发,我国目前的技术结构,只能采取先进技术、中间技术和必要的手工劳动相结合的多层次的技术结构。又如,我国实现现代化,需要大量的资金和先进设备,这个条件我们能不能随意创造呢?也不能。创造这样的条件,无非是两个途径,一是自己积累,二是利用外资。自己积累要受国内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消费增长这两个条件的限制,不顾这两个条件而搞高积累就要碰壁,这是我们二十多年来一条严重的教训。利用外资既要受国外条件的限制,也要受国内条件的限制。在50年代,我们不可能利用外资,现在也不能无条件地利用外资。向国外借款引进技术设备,要考虑国内的配套能力、经济效果和偿还能力。盲目引进不但不能真正为实现现代化创造条件,而且还会造成许多破坏性的后果。再如,我们现在提出发挥优势,扩大地方、企业的自主权,都是为全国的现代化建设和各地经济的发展创造条件。但是,我们能不能不顾全局的发展去创造本地区、本企业发展的条件呢?也是不能。我国的许多地方,是甘蔗、甜菜、烟叶、蚕丝、毛皮等原料的集中产地,我国又有一定的物质技术基础,从某个地区、某个企业来说,确实具有创造条件上的条件。然而这样做的一个后果,是许多现代化的大厂得不到应有的原料而开工不足。这实际上是牺牲别的企业的正常生产条件,为自己的发展创造条件。这样的创造条件是不合理的,是不应当搞的。所以,个别部门、企业创造生产发展的条件,要受全局的条件的制约。
总起来说,我们应当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创造条件,加快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但是,创造条件不能离开现有的主客观条件,要考虑各个方面的条件。否则,就会陷入主观随意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