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山东共产党小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12-12
第5版()
专栏:党史研究资料

  山东共产党小组
  余世诚
五四运动爆发后,全国形成了以传播马克思主义为中心内容的新文化新思想的热潮。地处京津宁沪之间的济南地区,也处于这种潮流之中。1919年下半年,山东省议会议员王乐平,在他济南住宅的外院办起了个“齐鲁通讯社”,后改为“齐鲁书社”,推销全国各地进步报刊和书籍。《新青年》、《每周评论》等刊物在进步青年中广为流传。一些进步青年接受新思想的影响,著文章、写新诗、演新戏,提倡民主科学,反对旧文化旧道德,热情很高。在这样的潮流中,王烬美、邓恩铭、王翔千等一批先进分子,于1919年11月,在济南联络省立一师、省立一中、育英中学、工专和商业学校的部分师生,以“新思想互相砥砺”为旨意,组织成立了“励新学会”,并创办《励新》半月刊。这个学会是一个团结进步分子,介绍革命新思想的读书会性质的群众团体。其成员基本上是青年学生,发展最多时达五十多人。他们常举办学术讨论会、读书研究会,发行《新青年》等进步报刊,在半月刊上宣传新思想新文化。这个团体是济南地区影响较大的进步社团。
但是,“励新学会”毕竟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统一的政治目标,其成员思想状况比较复杂。后来,不可避免地发生分化:一部分人倾向资产阶级改良主义,一部分人则逐步接受马克思主义成为共产主义者,其代表就是王烬美、邓恩铭。在“励新学会”分化的时候,王烬美、邓恩铭和王翔千等人,团结一部分激进的革命青年,于1920年9月成立了山东“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山东“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的成立,是与李大钊领导的北京“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的影响和帮助分不开的。早在五四运动期间,王烬美、邓恩铭等这些山东学界的领袖,都曾亲赴北京,从北京吸取先进思想。1920年3月,李大钊在北京领导组织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对山东革命青年是个很大的启发。王烬美几次赴京,与北京“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取得联系,并参加该会的活动。北京“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也多次派人到山东开展工作。
山东“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是一个公开的学术组织,会址设在济南城内贡院墙根街教育会(今全胜街28号)。会员开始有十几人,后发展到五、六十人。其成员不仅有学校的师生,还有职员、店员和手工业者。会员可以凭证件向研究会借阅马列著作以及介绍俄国革命的书刊。会员平时自行研读,每周集会一次,或结合革命节日举行纪念会,或报告读书体会,或交流学习经验。研究会为山东共产党小组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和组织基础。
1920年春,共产国际远东局局长威金斯基等偕同翻译杨明斋(旅俄华侨)来中国,帮助共产主义者组建共产党。他们在北京、上海会见了李大钊、陈独秀等,交换了关于中国革命和建党诸问题。到济南时,与王烬美、邓恩铭、王翔千等会晤。1920年秋冬,李大钊又派北京共产党小组成员陈为人到济南,协助王烬美、邓恩铭、王翔千等组建山东共产党小组。
关于山东共产党小组成立的时间,过去一些关于党史的讲义或文章中,多认为是1921年春。经过我们调查分析,它的成立时间应是1920年冬。
参加过山东共产党小组的成员,据我们掌握的资料有:王烬美、邓恩铭、王翔千、魏嵋、魏复中、魏复丽、鲁伯峻等。这些山东的最早的共产党员,大都为革命贡献了一生。
山东共产党小组成立后进行了如下的活动。
1、领导“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培养革命骨干。
共产党小组的成员同是研究会的成员,小组实际上是研究会的领导核心,王烬美、邓恩铭、王翔千担任着研究会的领导工作。小组的许多活动是通过研究会开展的。小组针对当时出现的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组织会员认真学习《共产党宣言》、《雇佣劳动与资本》等原著,同时还开展讨论,讨论最热烈的是马克思主义与无政府主义的分歧问题。王烬美以自己思想转变的体会,分析批判克鲁泡特金的“互助论”等无政府主义谬论,给大家很大启发。许多人放弃无政府主义而信仰共产主义。小组还通过研究会经常组织报告会、纪念会,到济南的闹市和公园举行讲演。1921年3月,研究会被反动政府以“宣传过激思想”为由强行解散,小组率领大家转入地下,进行过一段半公开的活动。
2、创办刊物,发表文章,研究实际问题。
小组成员王烬美、邓恩铭、王翔千、鲁伯峻等经常在济南地区的一些报刊,如《大东日报》、《新山东日报》、《通俗日报》、《励新半月刊》以及省立一师、一中的校刊上,发表文章,宣传革命思想。王烬美在1920年10月至1921年1月,在一师校刊《泺源新刊》和《励新半月刊》上,连续发表关于山东教育问题的文章,猛烈抨击旧教育制度的腐败。1921年五一节前后,山东小组为加强对工农群众的宣传教育,创办了《济南劳动周刊》,王翔千、王烬美担任主编。这是山东党组织的第一个刊物,它以通俗的语言,反映劳动人民的疾苦,向工农灌输阶级斗争的思想。
3、深入工厂农村,发动工农群众。
小组成立后,注意深入工农群众。在党的“一大”召开之前,和北京共产党小组派来的王菏波一起在济南津浦机车厂开展工运,建立了山东第一个工人俱乐部。小组还派人到鲁丰纱厂、新城兵工厂以及理发业工人、店员中去,进行宣传鼓动。小组成员魏嵋、魏复中等在益都圣水村一带,举办民校对农民进行宣传。王烬美、魏复中等为向工农群众灌输革命思想,编写了许多歌谣,在群众中广为流传。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