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1阅读
  • 0回复

劳资协力维持生产——重庆的劳资关系在改善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0-07-20
第2版()
专栏:

  劳资协力维持生产
——重庆的劳资关系在改善中
江横
重庆市新的劳资关系正在成长中。这一新的变化,不仅表现在过去四个月中劳资协力克服困难维持生产的成果上,而且表现在最近重庆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上劳资代表对劳资关系的新态度和协力生产的决心上。工商界的代表们一改过去与劳方对立的态度,而对自己进行了公开坦白的批评,并提出进一步搞好劳资关系的办法。许多工商界的代表都异口同声地说:过去劳资纠纷的症结,还是由于资方对生产的消极,对腐朽的机构无决心改造,对工人没有采取平等的态度,遇事没和工人协商,发生了纠纷,则采取“拖”的办法。因为工商界找到了自己的病源,所以工商组的代表在大会上提出了疗治的办法:“今后我们工商界也要一样的整风,提高我们的积极性,决心和工人握手,订立合同,建立劳资协商会议,一起搞好生产”。至于解放后最能忍受困难、不提过高要求的工人阶级代表,则表示:只要资方开诚相见,真有困难的,他们愿意继续减低工资,维持生产!
事实上,重庆从去年十一月三十日解放以来,工人们在工会的说服教育下,一般都认识了今天生产的困难,没有提出过高的要求。只要是资方真正困难,不能维持的,工人都主动地减低了工资,甚至有些工人、店员,向资方提出:“光管饭不拿薪,或暂时回家,待营业好转后再来。”工人这种忍受困难、克服困难的精神,以及主动团结资方,积极生产节约,维持生产的事实,使资方开始认识了工人阶级的伟大气魄,而逐渐推动了劳资关系的改善和生产的维持。在重庆每个行业都有这样的例子。
先看一下纺织业中私营大明纺织染厂吧!工人们组织了保护机器委员会,每架机器上按置了“清洁检查表”,擦得机器雪亮,使解放前常坏的钢丝机,到现在没坏过一部。他们在减低成本、提高产量上,也做出了不少成绩。他们自动与资方协商,调整了日夜班的人力,每月减少二百七十个工的工资。过去丙班女工七十五人做八小时工拿十小时的工资,也自动提出只要拿八小时的工资。由于“白花”减少,解放前每件纱平均需原棉四百四十七斤,今年四月份即减为四百四十五斤。解放前平均每件纱需三十六个工,现在有三十个工就够了。虽然人工减少,但产量反而提高了。解放前一百九十二台机每月平均产纱二百八十七件,织布六千二百匹,今年三月产纱三百三十三件,织布七千二百一十九匹,四月又增至产纱三百六十六件,织布八千一百三十五匹,平均每件纱的成本减低百分之五,每匹布的成本减低百分之三点五。这就推动了资方改善经营管理,并解决了工人某些合理的要求。该厂现已废除了一些不合理的制度,并开始实行了新的管理方法,遇事和工人一起商量,又订出了生产奖励制度。
其他私营企业中,劳方推动资方积极经营的事例,尚有不少。比如:天厨味酒精厂,工人开了“救厂大会”,自愿将工资减低百分之六十。在最困难的三月份,又将维持费减低百分之六十,大大激发了资方维持生产的信心,成立了“工厂管理委员会”,实行了经济公开。该厂又把高级职员的高薪金做了调整,由每月二十石米降为六石米,并取消了超过正薪两倍以上的津贴特权,因而减少了很多开支,使生产情况逐渐好转。济运轮船局“济运”号年久未修,职工几次敦促资方修理,但资方总是以“经济力弱”来拖延不修。四月末旬,职工们便自动捐出工薪一千余万元,一齐动手修理,推动了资方积极生产。德生福服装店,原是专门承制西服的,解放后,因资方顾虑较少,采取了积极维持的态度,和全体工友开会,报告收支情况,商量克服困难的办法。工友们为了维持营业,自动减低了工资,降低了生活水平,并根据物价涨落定出最低标准,到五月底,该店营业还有盈余。
从五月份以来,各行各业都在酝酿成立劳资协商会议。现在已经成立的有针织、服装、棉纺织等行业,以及天府煤矿、渝鑫钢铁厂和金城银行。他们均根据平等两利的原则,起草或签定了集体合同。针织、服装两业在签定“劳资协约”上起了带头作用,为重庆市劳资协力维持生产,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针织业(大小一百八十二家工厂)的九百多工人、服装业(一百一十家服装店)的一千七百多工人,和资方举行了五次到十五次的协商会议。服装业降低了工资百分之五十,针织业降低了百分之二十五。这样便消除了资方的疑虑,鼓舞了资方再生产的勇气。
这个新的劳资关系,是在过去劳资不断的协商和矛盾纠纷中形成的。不可讳言的,要消除这个历史的对立状态,是要经过一定的过程的。解放后,还有一部分资本家仍留恋着过去的压迫地位,轻视劳动者,借口困难,任意遣散工人,拖欠工资。而在工人方面,对这些不合理的事情,起来力争,甚至有个别要求过高,也是难以避免的现象。从重庆劳动局一月末旬至五月末旬所受理的五百六十八件纠纷案件中来看,由劳方要求复工的仅占百分之十,而由资方解雇的即占百分之三六点一,欠资的占百分之二九点七五,违反合同的百分之六点三四。这说明纠纷的症结多在资方。这些案件经过劳动局的调解和劳资多次的协商,已经解决了百分之八三点○九,其中经过协商办法的占解决案件的百分之三○点二九。所以经验证明:凡是劳资双方真正能本着民主、平等、两利的原则进行协商,劳资关系是一定能够改善的。同时也证明:改善劳资关系的主要环节,是在于资方能否改变过去“压迫者”的态度。譬如,有极少数的资本家,由于不肯放弃这种态度,坚持“一利”,拒绝协商,甚至经劳动局调解,法院判决,仍拖延不执行协议,以致这些厂内的劳资关系不能及早纳入正规。就以宝源煤矿、继成烟厂和美丰银行为例,宝源煤矿曾经政府购煤一三一、二五四吨,贷款一、四六○、○二一、六七四元,以维持其生产;但厂方对政府既欠煤又掺水掺坏煤,对工人则拖欠两个月工资不发,经调解后,工人让步,要求先发“活命钱”,但厂方仍拖延不发。继成烟厂资方,也是拖欠了三个月的工资不发,几次协议都被撕毁,劳方忍无可忍,便要求暂时回家听候复工。但资方却又以分化、“请长假”的办法,阴谋永远解雇进步的工人及其代表。以全国设有数十分行的美丰银行来说,也并不是没资金,但工人为使其继续营业,在三月前即自动提出减低工资三分之一,而资方反自行歇业。当工人要求发遣散费时,资方却以冷言相对:“你们是工人阶级,如答应了你们的要求,你们就变成小资产阶级了!”以这样的态度来对待工人的结果,不仅使纠纷难以解决,而且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现美丰的劳资纠纷已拖延了两个月还没解决,仅每天开支即需一千多万元。
此外,还有少数工厂商店,仍保留了封建剥削及打骂制度,使劳资关系表现很不正常。如合力鞋厂老板收订货款一亿多,却不发工资,还毒打工人,致有三人受了重伤。有的烟厂不发欠薪,却大骂女工:“我不是你丈夫,为什么向我要钱?”女工争辩时,便施行毒打。有的烟厂,工人吃饭时说句话,也要记一小过。至于临时工做半年甚至四五年还没转长工,每天做工时间没有一定,以加重剥削等等现象,在烟厂、五金业和个别纺织厂里,还在保留着。复兴隆煤矿则以“小组长”保存了包头制,对工人经济上的剥削、政治上的压迫仍然如旧。这些现象,都会影响到改善劳资关系,而障碍恢复和发展生产的,应该赶快改正!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