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从希腊外交看巴尔干的局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12-13
第7版()
专栏:新闻综述

  从希腊外交看巴尔干的局势
  张启华
地处巴尔干半岛南端的希腊,一直把加强巴尔干合作作为其外交政策的一个主要目标。今年9至11月间,卡拉曼利斯总统先后访问了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南斯拉夫3国。这些访问的成果,不仅对于谋求希腊自身的安全与权益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维护巴尔干的合作与和平也将起着积极的作用。
希腊的巴尔干政策,概括地说,是在这个地区建立睦邻友好关系,实行各国独立和和平合作。在执行中,希腊着力于逐个搞好双边关系,创造和好的气氛,与此同时就两国感兴趣的项目开展经济合作。希腊政府这种积极而又稳妥的做法,被人称为“小步子”政策,然而却取得很好的效果。几年来,希腊同南斯拉夫和罗马尼亚有着令人满意的关系,和保加利亚两国领导人在去年会晤的基础上,重申了他们继续奉行睦邻、和平与合作的巴尔干政策,签订了今后5年经济合作的协议。至于希腊同土耳其的关系,由于双方坚持通过谈判解决争端的原则,两国关系已有所缓和,并促使希腊重返北约这一悬案得到解决。希腊的外交人士满意地认为,这些会谈巩固了巴尔干的地区性合作,因而受到了巴尔干国家、甚至世界各国的赞扬。
现在,国际舆论对于希腊对巴尔干的政策,称之为是“明智的见解”,认为“好的邻居往往胜过同胞兄弟”。巴尔干6国有着不同的社会制度,有的参加了对立的军事集团,它们还存在着不少历史遗留下来的争端。在这种情况下,孤立对那个国家都是不利的,特别是超级大国霸权主义者时时窥视巴尔干,制造动乱的时候尤其如此。
希腊能够同它的邻国普遍地建立睦邻关系,以及这些国家间开展的相互合作都有利于防止外国的干涉,维护巴尔干地区的稳定和安全。在这方面,南斯拉夫和罗马尼亚的合作,两国领导人经常会晤,密切配合,在巴尔干事务中发挥了引人注目的作用。近年来,罗马尼亚、南斯拉夫和其他巴尔干国家的关系有着新的变化和发展。人们知道,南斯拉夫和保加利亚在马其顿问题上长期争执不休,是巴尔干半岛上尖锐的矛盾之一,成为超级大国利用制造纷乱的一个楔子。不久前,保加利亚表示,它“对邻国绝对没有任何要求”,它愿意“努力通过谈判与互相让步的途径使这些问题得到解决”。这一姿态,被认为是在新形势下保加利亚和南斯拉夫改善关系的新迹象。
所有这些表明,双边关系的发展,对缓和巴尔干局势是有积极的作用。
据报道,卡拉曼利斯总统新近访问3国后,已经得到有关国家的许诺,预计新的巴尔干合作会议可望在明年春天举行。1976年初在雅典召开的第一次巴尔干国家经济技术合作专家会议(阿尔巴尼亚没有参加),也是在希腊政府的倡导下举行的。这次会议虽然没有收到什么实际效果,但它毕竟奠定了合作的基础。希腊领导人去年一轮的对南斯拉夫、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领导人的会晤,直接导致了这年年底在安卡拉举行了第二次巴尔干会议,与会5国代表就交通运输和通讯的合作达成了协议。人们期待,有着两次会议的基础,又经过多方的协商和准备,新的巴尔干合作会议将会取得更多的成果。
巴尔干国家之间的合作完全符合巴尔干人民的利益和愿望。在经济上,各国在建设过程中,都面临着一些需要共同协作的问题。比如地区间的公路、铁道的联营、水利资源的开发、输油管道的铺设,出海港口的使用等等,都是需要邻国甚至几个国家合作才能发挥最好的效能。
希腊政府还宣称,巴尔干的合作还可作为同阿拉伯和西欧国家联系的桥梁,预示这种合作有广阔的前景。然而,巴尔干的合作还有一个很深刻的政治背景,即巴尔干只有通过建立双边,进而整个地区的合作,在保持各种政治力量相对平衡的基础上,才能抗御大国对巴尔干的渗透,以达到维护各国的主权和独立。用卡拉曼利斯总统的话来说,就是“有必要阻止第三国采取可能使巴尔干国家对抗的行动”。
迄今人们还在谈论巴尔干是“战争火药桶”,这是因为巴尔干扼亚欧非3洲的要冲,既是“陆桥”,又是出地中海的通道,素为列强所觊觎。巴尔干国家间长期存在的民族与疆界的瓜葛,极易为外国势力,特别是近在身边的霸权主义者所利用。因此,无论是历史或现实,人们从来不能把巴尔干的局势和外界的影响分割开来。
有人形象地分析说,巴尔干就象一只沸腾的铁锅,锅里煮的是变幻无常的民族主义、种族仇恨和意识形态的竞争,而给铁锅加热的却是怀有战略野心的外部强国。人们早就警告说,巴尔干任何的不和,都可能给大国“敞开大门”。因此,巴尔干各国之间加强合作和协调,显然包含着某种联合抗御外国干涉、渗透和颠覆的趋势。当然这种趋势的前途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它将会在坎坷的道路上向前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