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阅读
  • 0回复

西德印象点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12-13
第7版()
专栏:

  西德印象点滴
  本报记者 翁祖尧
应西德联邦政府新闻局国际接待中心的邀请,不久前我们曾到西德访问,采访西德大选。十几天内,走了5个城市和一些乡镇。不少见闻,印象很深。
陪同人员的知识水准
这次国际接待中心要接待来自60多个国家的150多名记者,其任务之繁重,是可以想见的。但接待工作井井有条,使人普遍感到满意。这除了得力于它设在波恩和各大城市的机构办事效率高以外,还由于各地临时雇用的大量陪同人员服务态度认真,又有相当高的知识文化水平。
陪同人员中,有些是大学生,有些是家庭主妇。他们不仅对自己所在的城市都很熟悉,就是对西德全国和世界上的一些风土人物以及国际局势,甚至科技知识也知道得不少。而且,他们掌握多种语言,特别是英语都讲得很流利。
在波恩,陪同我们的葛贺德先生,23岁,就读于著名的波恩大学,研读中国经济,已经快要取得博士学位了。他向我谈了波恩的历史和现状,还向我介绍了莱茵河、歌德斯伯格古堡、贝多芬纪念馆等名胜古迹;他谈到大选时,对政局有自己的分析和估计,认为施密特总理会得到连任。他经常用英语同我们交谈,有时也说一些中国话。在汉堡和斯图加特陪同我们的4名家庭主妇,也具有象葛贺德先生这样广泛的知识。通过这些陪同人员,也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到西德的文化状况和人民的知识水准。
街道和剧场的公共秩序
在西德访问时,有时也走走路。所经街道相当清洁,绿化程度很高。特别使人印象突出的是,西德人有着共同维护公共卫生的良好习惯,随地吐痰、乱丢烟头和瓜果皮的现象是没有的,连小孩也很注意这一点。正因为人人都十分注意公共卫生,所以街道上的清洁工人并不很多。
访问西柏林的时候,我们听过一次音乐会。音乐厅是新建不久的,不仅规模宏大,而且别具一格,非常新颖,而剧场秩序更令人称赞。在整个演出时间里,没有什么人走动,更没有人讲话、吸烟、吃零食,全体观众都在聚精会神地欣赏音乐。除了音乐的演奏声以外,音乐厅里听不到任何别的声音。一个容纳二千多人的大音乐厅,剧场秩序维持得这样好,说明他们十分注意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在西德,谁不守公共秩序,不讲究公共卫生,都会被认为缺乏教养,引以为耻。
体贴入微的服务态度
同西德人在一起,总会感觉到他们有一种实干精神。这就是说,他们对待自己的工作,认真努力,一丝不苟,不怕困难,肯于钻研。我们在西德所接触的人物,自官员、议员,到司机和服务人员,他们都具有这样一种精神,这实际上也可以说是一种社会风气。
西德议员的社会地位是比较高的,但他们很多人并不因此养尊处优。他们每天的工作时间很长,在西德被称为“满时间”的工作。议员们每年大约有一半的时间生活在选区,了解选民对政府工作以及社会生活的意见和要求。因此,他们要常常奔走于首都和各地之间。
西德普通工作人员的认真态度到处可见。有一件事很感动人。那是在从西德回国的路上。飞机在雅典机场停留时,上来一位中年男乘客,会讲英语,人比较清瘦,而且面色有点苍白。原来,他患有胃病,饭食不适,就不打算吃了。但是,机上的一位西德女乘务员却耐心细致地了解他的习惯和要求,并且三换食品,最后终于让那位乘客满意地吃了饭。周围的乘客称赞这位空中小姐的服务精神。她笑了笑,并说:“我们的工作就是要为乘客服务,一定要尽最大努力服务好,让每位乘客舒适愉快地旅行。”
我们参观过斯图加特市的一些商店。顾客一进门,店员们总是热情而有礼貌地和你打招呼,然后询问你要买什么东西。营业员对他们经营的商品是相当熟悉的。当他拿出所需商品之后,都会详细地向你介绍这种商品的性能和优缺点,同时解答你的问题,而且常常推荐一些类似的商品,供你选择。就是在无人售货的超级市场里,当你在陈列的大批商品面前难于选择时,也往往有服务人员过来对顾客说:“我能帮你做些什么?”
组织严谨,讲究效率,人民具有较高的知识和教养,富有实干精神,我想,这大概就是曾经毁于战争的这个国家恢复发展得如此迅速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