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也是一份起诉书——影片《枫》观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12-13
第8版()
专栏:影评

  也是一份起诉书
  ——影片《枫》观后
  秦康权
正当特别法庭开庭审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案十名主犯,把罪大恶极的反革命元凶押上历史审判台的时候,峨眉电影制片厂新摄制的影片《枫》与广大观众见面了。看了这部影片,心里禁不住激愤地想:影片《枫》,也是一份起诉书!是一份以真实的历史画面,控告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图谋乱中夺权,恣意煽动派性,挑起武斗,制造流血事件的滔天罪行的血泪起诉书。
《枫》通过两个年青人在一场武斗中的悲惨遭遇,反映了十年浩劫中一代青年人的悲剧命运。影片展示出惊心动魄的画面:在陈伯达炮制的反动文章《横扫一切牛鬼蛇神》发表后,全国引起极大的思想混乱,在林彪声嘶力竭的一连串“打倒、打倒、打倒”的叫嚣声中,江青提出“文攻武卫”的反动口号,挑拨两派“红卫兵”武斗,于是,象卢丹枫和李红钢这样的青年人的纯洁的心灵被荼毒,蓬勃的青春被葬送,一代真诚的中华儿女倒在血泊之中。《枫》的创作者们以严峻的现实主义态度摄制了这部影片,深深地吸引和感染着观众。
影片能深深地吸引观众,还在于它第一次正面处理了一个千百万人所关注的题材。文艺要反映人民的心声,就一定要接触人民迫切关心的问题。几年来,我们拍摄了一些描写十年浩劫中某些生活侧面的影片。但在那些影片里,十年浩劫中的一些具有特征性的事物和场面(如武斗),往往只是被作为背景来表现,而《枫》则第一次把它们呈现在观众面前。尽管它在思想上、艺术上都还不那么成熟,但作者们在一年多以前就着手认真地思考和处理这一题材,而今又的确能起到控诉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作用,这就说明了作家艺术家所具有的胆识,说明了他们的心是和亿万人民的心在一起跳动的。它所迈出的这第一步,又可以作为今后同类题材艺术实践的阶梯和借鉴。因此,它比起当前某些脱离生活、闭门造车、编撰一些离奇、平庸故事的影片来,创作态度和艺术观点,显然都更具有积极的意义。
影片《枫》还比较真实地描绘了两个主人公——“红卫兵”卢丹枫和李红钢的性格,展现了他们稚嫩的气质,纯朴的心灵,美好的愿望和真诚的信念,因而两个人物都给人以可爱的印象。卢丹枫和李红钢,本是一对恋人。他们朝气蓬勃、风华正茂,充满着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他们热爱党,热爱人民,心灵十分纯洁。但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极容易上当。在那些披着革命外衣的骗子手林彪、江青一伙的反革命阴谋荼毒下,他们陷入了盲目的行动,疯狂的搏杀之中。他们的青春被毁灭了,毁灭得那样没有价值,但他们却并不明白自己是受到了欺骗。因此,他们又使观众感到十分可惜、可悲、可怜。美好的、可爱的人物无端地被毁灭了,这就是一场真正的悲剧。这样,影片所描绘的这两个人物形象,就具有强烈的悲剧控诉力量!诚然,这两个人物形象的塑造,还不那么细致,他们在一场激烈的事变中的思想发展与变化,还描绘得不那么脉络鲜明,但两个人物基本上是真实、可信、容易理解的。并不象有的影片那样,把“红卫兵”作了简单化、概念化的描绘:他们一出场,往往就是凶神恶煞的样子,不是打人,就是掀翻书架,捣毁玻璃,却并没有表现出他们真实的思想感情。那样的描写,既是不公平的,也是不够真实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