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阅读
  • 0回复

调查汇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12-14
第3版()
专栏:调查汇报

  调查汇报
根据徐文彦同志的来信,我们就这一问题走访了国家畜牧总局、内蒙古畜牧厅等单位,证明读者反映的情况属实。
草场退化。解放以来,草原建设速度缓慢,目前仍停留在50年代的水平。十年浩劫期间,草原站被取缔了,技术人员被迫改行,有的学木工、有的当瓦匠,草原的管理和利用处于无政府状态。以后,草原站虽然恢复了,但由于上级某些领导对开发草原种粮与利用草原养畜的认识模糊,以及草原没有法律保护,草原管理上的无政府主义状态长期没有克服,因而造成牧草生产逐年下降,草原退化面积逐年扩大。牧民们痛心地说:以前到处是“风吹草低见牛羊”,如今却是“沙丘四起,满目荒凉”。据不完全统计,内蒙古自治区退化草场面积约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其中,严重的如呼伦贝尔草原的退化草场面积占50%以上,鄂尔多斯草原的退化草场面积达80%左右。伊克昭盟鄂托克旗牧草产量10年下降了67%。有的草场由亩产500斤降至100多斤。草原退化的原因固然很多,但人为的破坏是主要的。
载畜量高。长期以来,在畜牧业生产指标上,只强调牲畜头数的总增率和纯增率,牲畜头数成倍增加,但每头羊所占的草地面积却逐年减少。解放前,全国牧区共有牲畜2,900多万头,现在已增加到9,000多万头。内蒙古1949年每头羊占有天然草场70亩,1974年每头羊只占草场22亩。正镶白旗阿拉腾嘎拉苏公社锡林敖包大队,每头牲畜占草地不到3亩。由于牲畜发展与草原面积比例失调,破坏了生态平衡,使牲畜数量大上大下。据伊克昭盟科学部门调查,养一只羊需14亩草场,而实际载畜量是6.6亩草场养一只羊。据调查,全国牧区牲畜因过不了冬而死亡的约500万头,活着的牲畜体重也要下降三分之一。死亡与掉膘两项相加,相当于每年牲畜收购量的5至6倍。光是牲畜掉膘的损失,就相当于内蒙古每年牲畜收购量的三分之一以上。
盲目开荒。过去,由于片面强调“以粮为纲”,掀起了几次开荒种粮的高潮,使许多草原被开垦种粮。内蒙古伊克昭盟30年来开荒600多万亩,造成沙化面积约1,800万亩。鄂托克旗开垦草场373万亩,占总面积的10%,沙化面积由28%增至40%。后套地区,解放初期有天然草场198万亩,现在都已荡然无存。这样,使农区小片草场逐年被吞噬,幸存部分也由于掠夺式的利用,正日趋消亡。最后,农区的牧畜不得不赶入牧区借用草场,致使农牧交界地区草场负担过重。草场开荒种粮的,收成不好,亩产只几十斤、十几斤,有的连种子也收不回来。同时,气候也发生很大变化,出现沙暴,雨量减少。但是,有关部门还强迫牧民交征购粮。如交不出,在半农、半牧区就以断粮卡他们。由于草原属国家所有,许多单位都来侵占牧场开荒。近几年来,黑龙江省龙江县头站公社擅自到呼伦贝尔盟扎赉特旗努示木仁公社红旗大队开垦草地几千亩。牧民们向有关部门反映,无人受理。他们只有眼睁睁地看着开垦的拖拉机步步逼进,无可奈何。某部队单位1970年以来开荒达140万亩,牧民们只得恋恋不舍地离开生活了几代的草场,投亲靠友,另找安身之地。这不仅破坏了草原的生态平衡,而且严重地影响民族团结。
车道多而宽。交通事业的发展,也给牧区带来了灾难:车道纵横交错,占去了大片草地。如克什克腾旗至锡林浩特公路最宽处达521米,因车来车往,草地成了沙路。风一吹,公路形成很深的道槽,车辆不能通行,只得另开新路,使车道越来越多。牧民说:建设1万亩的基本草场,需花几十万元或上百万元和几年到十几年的时间,而汽车、拖拉机破坏1万亩草场,却只需一二年时间。
乱挖乱耙。草原上生长着发菜、蘑菇等菌藻类植物和药材。一到这些植物的收获季节,人们从四面八方涌聚到草原来采集。去年以来,乌兰察布盟商都、化德等农牧区社员进入苏尼特右旗搂挖发菜的就有几万人。他们成群结队,数次用耙子在草原上耙挖,牧草被铲尽,草根被挖起,风一吹则飞沙走石。全旗26,000平方公里的草场,已有5,000平方公里不能利用。
牧民们迫切要求尽快颁布草原法,使草原得到合理利用。
本报记者 高秀珍 戴兰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