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阅读
  • 0回复

一切为了出人才 记国家举重队教练赵庆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12-15
第4版()
专栏:

  一切为了出人才
  记国家举重队教练赵庆奎
举重房里,上海国际举重友好邀请赛82.5公斤级挺举金牌获得者、21岁的王国新正在训练,一位身材高大的中年教练细心地在旁指导。他,就是国家举重集训队教练赵庆奎。
赵庆奎今年44岁,是50年代我国举坛上叱咤风云的人物。1958年9月,他先以176.5公斤的成绩打破了美国选手彼德·乔治保持的176公斤的轻重量级挺举世界纪录。一个多月后,他又以177.5公斤再次刷新这项世界纪录。他是重量级中,我国唯一打破过世界纪录的运动员。现在,赵庆奎不仅是国家举重集训队教练,还担任国家体委举重处处长及全国举重协会秘书长。
赵庆奎虽然担任了处长这一行政职务,但他仍然把大部分时间“泡”在举重队里,白天抓训练和处理一些行政工作,晚上为运动员制订训练计划,星期日也很少休息。
“凡是具有一定条件的运动员,就应尽量把他们培养出来。只看到他们的短处,就会失去信心;能够根据各人的特点扬长补短,就有可能训练出高水平的选手来。”这是赵庆奎培养运动员的一些想法。1978年,他在比赛中头一次见到姚景远。当时小姚成绩低,握力差,再加上技术不过关,许多人认为他没有发展前途。可是,赵庆奎却看到小姚虽有不足,但不怕苦,腿力大,如果好好训练,就有可能出成绩。小姚跟老赵训练后,着重练了上肢技术。为解决手力的问题,老赵让小姚用手带协助握杠,小姚的成绩很快便有了突破。不久前,小姚在上海国际举重邀请赛中,以137.5公斤的成绩,夺得67.5公斤级抓举金牌;他的挺举和总成绩还打破了亚洲纪录。
每当运动员出了成绩,赵庆奎从不把功劳全记在自己账上;他负责训练的姚景远、郭伟茹、李顺柱等,有的打破了亚洲纪录,有的夺得金牌,老赵对他们说:“能达到现在的水平,与你们原教练的辛勤努力是分不开的!”基层教练听了这话深受感动,决心为国家输送更多的举重人才。
阎乃华 宋亿太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