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越俎代庖”与各司其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12-16
第3版()
专栏:杂谈

  “越俎代庖”与各司其职
  罗荣兴
人类社会自有分工以来,便要求不同分工的人们各司其职。这个道理,古人早已懂得:“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庄子·逍遥游》)。
然而,我们曾经把领导方法归纳为“大权独揽,小权分散,党委决定,各方去办”等几句简单的口诀。在这之后,“党委决定”一切,逐渐变成了“党委包办”一切,“越俎代庖”在各行各业盛行,成为一时习尚。
就拿科研单位来说吧,上述这种现象,被称作“以党代政”、“以政代科”,并且一直延续到现在。按理,科研单位搞的是科研,对这样的单位实行领导,首先应当是学术领导。可是,在我们中国,历来缺少用科学的方法办科学的传统。从前的封建王朝设钦天监管天文学,置太医院办医学——以官僚衙门领导科学倒有久远的历史。我们的人民共和国办科学,看来也多少受到了这种因袭的东西的影响。我们一向把科研单位视同行政机构,硬派定为地区级或县级,配备相应的一套行政领导干部去管理。用行政领导取代学术领导,这就是所谓“以政代科”。当然,还有前面说过的“党委决定”一切的普遍前提,在“以政代科”之上,又加上一个“以党代政”。于是,科研单位中理所当然的学术领导,便处在双重的被领导地位了。
学术领导被行政领导取代、进而被党委领导取代的结果,给科学事业带来的是繁荣还是衰落,现在大家已经明白过来。因此,党中央提出“党政分开”以及科研单位实行所长负责制,得到了广大科研人员和在科研单位工作的绝大多数党政干部的欢迎。
不过,在欢迎之余,最近也听说在部分试点单位引起了一些问题。首先,担任所长的科学家们感到苦恼。有的地方一说所长负责制,便样样要所长负责,科研上的事自不必说,所里职工的调资、评级、分房以至吵架也都找到所长,这如何应付得了?!而党政干部呢,觉得可做的事不多,有的甚至在等着调走。
纠正“以政代科”,又出现了“以科代政”,犯的还是同样的毛病——“越俎代庖”。只是这一次的“代庖”,不是科学家们自愿,而是被迫。原因在于那里的党政干部的失职。我们不少党政干部,“大权独揽”惯了,现在实行所长负责制,以为又该所长“大权独揽”,于是,一切仰仗“独揽”者,自己撒手不管了。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在科研单位,起领导作用的,是党、政、科三个系统:党,是党委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和发挥全体党员的模范作用而体现的政治领导;政,是大量的业务、生活、后勤保障工作等行政领导;科,是由科学家们担负的对科研工作的学术领导。毫无疑问,这三者是缺一不可的,应当互相配合,分清职责,各司其职。
有了各司其职的原则,再用制度把它固定下来,党、政、科这三个系统便能按照各自的轨道正常运行。目前,大多数科研单位要做到各司其职,恐怕主要还是党政干部先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不该管、管不了又不会管的科学问题不要再插手,该管并且必须管好的大量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繁重的行政后勤工作则当仁不让,以此来支持所长的工作。这样,无论哪一种“越俎代庖”的事,就都可少发生以至不再发生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