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为弥补科研经费的不足 天津一批地方科研单位广辟财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12-16
第3版()
专栏:

  为弥补科研经费的不足
  天津一批地方科研单位广辟财源
本报讯 今年以来,天津市一批地方科研单位通过出售研制成品及试生产产品、提供技术服务合理收费和有偿转让科研成果等途径,增加了收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科研经费的不足。
据该市对焊接、无线电、计算、地毯、纺织等15个研究所的调查和统计,今年1至9月,共获得业务收入379万元。
天津市所属的科研单位,大多数以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为主。它们的科研成果一般能直接应用于生产,其中大多数本身有一定的加工和试生产能力。过去,研究所需要的经费,一概依靠国家很少一点的拨款;研究所的科研成果,无偿向生产企业转让;所里自身的加工力量未很好利用,致使许多科研单位长期经费不足。
党的三中全会以来,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企业间开展竞争,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天津市科研单位陆续试行有偿转让科研成果和提供技术服务合理收费的办法。不少有加工生产能力的科研单位,在保证完成科研任务的同时,尽可能多生产一些应用本所科研成果的新产品出售。
为了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管理,去年10月天津市科委和财政局联合发文,规定了科研单位组织业务收入的范围、收费计价的原则和这笔收入的使用办法,特别作了奖励基金(用于职工集体福利和奖金)的提取不得超过纯收入10%的规定,保证绝大部分收入用到科研事业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