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4阅读
  • 0回复

霞庄的小型纺织工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46-09-26
第2版()
专栏:

  霞庄的小型纺织工厂
  张培礼
霞庄是黎城一区的一个小村落,有二百多家人家,是全县纺织发展最好的一个村,四三年黎城纺织还未开展,政府正在提倡妇女纺织为自给衣布而斗争的时候,霞庄第一个纺织小组便在李秀莲积极领导下出现了,它的出现可以说打破了黎城妇女不会纺织的古老守旧思想。
当这个纺织小组产生以后,政府爱惜他的新生,便大量的贷给棉花资金,使这个纺织组渐渐发展扩大起来,第一年扩展到五个纺花组,参加妇女有六十七人,到去年春天便发展到二十五个纺织组,全村里没有一个妇女不在纺织组里了。
霞庄的纺织不仅得到了大量发展,而且也提高了技术,有不少妇女在为“好布”而努力的口号下,受到了政府的奖励与表扬,他们展开组与组的竞赛,人与人的挑战,直到去年冬天,新生的英雄涌现了,列入“好布”之列的妇女占全村妇女总数百分之七十五,去年黎城开劳英大会,霞庄的纺织受到了奖励,李秀莲被选为全县纺织英雄头一名。
今年入春以来,霞庄的纺织由于技术的提高,布产量的特增,这旧有的纺织组已不能满足她们的要求,又因为政府号召耕三余一,要超过以往任何一年的大生产运动,妇女们急切地需要一个增多产量的办法,她们向政府提出了这个意见。
阴历四月初,霞庄村召开了家长、村政府、合作社、妇女的联席大会,经七天的讨论,他们找到了新的发财门路——霞庄的小型纺织工厂便成立起来了。
工厂设在霞庄村的大庙里,有铁机、有木机、纺车、拐线车、打袜机……早饭后妇女们就从村里各个角落走来,一天约八时半的工作,有孩子的、做饭的妇女们要比一般妇女少两个钟头,三十多个妇女,一天要出产三十条毛巾,二十双袜子,花面被单十七丈(尺四面),布二丈八尺。
这些成品她们交给了合作社,又从合作社拿回来原料,棉花和线,合作社经理老王摸着胡子笑咪咪的说:“俺村纺织是由合作社放货款,购棉花帮助起来,哈哈!现今我这合作社成了妇女工厂的买主和顾客了。”的确是这样,合作社专门买了几匹骡子给霞庄妇女们购棉花运销布。
随着纺织的发展,合作社也跟着繁荣起来,老经理得意的说:“初成立纺织厂时,让合作社来帮助,那时合作社干部都讨厌,布不好,卖不了,一天价发愁,现在毛软软的手巾,白展展的布可好出手,牲口从邯郸长治跑一趟,单分纺织的运输利,每尺布抽市价百分之五,本社资金现在有了……”老头子翘起左母指比划了一下很有力的说:“一百万元!”
生活在小型工厂里的妇女们,她们过着有组织的集体生活,李秀莲是她们的生活队长,她们的组织机构是工厂管理委员会,这个委员会由六人组成,两个家长、两个村政人员、两个妇女,而且是经过民主方式选出来的。他们在指导和计划着这个工厂的一切,大家也都十分遵守着管理委员会的规则与章程。逢单日有二点钟的学习,主要识字、写仿,现在一般的能识一百多字,有的妇女能识到三百个字,有时进行时事教育思想检讨,最近她们也能展开自我批评与互相批评,态度友爱,都非常真诚,很使人感动。
李秀莲告我说:“这个小型工厂成立,是公私都有利,本事学下啦,个人思想也锻炼好啦,字也认的啦,国家大事也知道啦,同时大家所赚的钱也照顾了个人家里生活啦。”
这个小型工厂不同一般区联社县联社开的小型训练工厂,因为第一是妇女们不脱离家庭生活,第二计工是按尺数打分,(每织一尺布打一分)早到迟到没关系,第三同样使妇女学到了技术,而且学的样数也多,织布、织手巾,打袜子都学。
妇女们为了自己有各方面的技术,从她们纺织的红利中抽出百分之四十五聘请了一位技师,让这个技师来教导她们,两个半月的时间已经有九个妇女学成了全把式。现在尚未学会的只是打袜,因机器坏了,马上还不能完全修好。
为了交流经验,在开劳英会前,她们总结了这个小型纺缴工厂在二月半的时间里所有的一切,在红利方面,由于妇女们初学,得利较少,比在纺织组的织布绣花一月少得五十元。但她们并不因利小而气馁。李秀莲十分自信的告我说:“只要我们再学他一个月,你看!保管要比在纺花组里强”。
我问她为什么就能比纺织组强,她毫不迟疑的说;现在学会全把式的妇女所得的利已经超过了原在纺织组里的三十块,因为工厂里是按尺打分分利。
这次全区劳英大会上,她又被选为全区的纺织英雄特等第一名,据她说:“现在全村共有纺妇一百四十五名,织妇七十五名,纺车一百四十四架,织布机四十架,从阴历去年十一月初到今年七月共六个月已织布一万三千九百尺。预计八、九、十三个月还能织三千二百尺,共十一个月织布一万七千一百尺,除全村需用外,尚可卖出六千七百尺。这样生产的结果,已给实现“耕三余一”打下了有力的基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