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调整不能都是“易地做官” 对调整“昔阳干部遍山西”报道的反应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12-16
第4版()
专栏:来信

  调整不能都是“易地做官”
  对调整“昔阳干部遍山西”报道的反应编辑同志:
你报11月8日三版刊登的《山西省解决昔阳干部遍全省的问题》和为此发表的编者按语,使长期以来迫切盼望解决“昔阳干部遍山西”问题的广大干部群众感到鼓舞,但是细读之后,颇感失望。这篇报道主要讲了从昔阳调出的38位县级以上领导干部,已有28人调整了职务,好象说明山西省委贯彻了五中全会精神,“昔阳干部遍山西”的问题得到了纠正,实际上还相差很远。
在山西前省委主要负责人主持下,省委在调整从昔阳调出来的不称职干部问题上,是做了一些工作,但是并没有严格按照党的政策办事,而且是迟迟拖延,应付敷衍。有的人早该调整下去,至今未动;有的严重违法乱纪,民愤很大,仅用调低职务处理;有些德才太差,调后依然不能胜任新职。
请看以下事实:如报道中提到的一个干部,他1952年参加工作以来,一贯投机钻营,弄虚作假,作风霸道,生活腐化。因讨好昔阳当时的县委书记张怀英,成为名噪一时的“大跃进干部”。因为他的嫂子与昔阳县委前主要负责人结了婚,使他有恃无恐。他们结伙为非作歹,为他的哥哥(强奸幼女被判20年徒刑的在押罪犯)翻案,并利用职权打击报复原办案人员和拒绝出具翻案证明的群众多人。此人却官运亨通,先后当上了省农办主任、省委副书记,直至调外省当了大干部。
那位曾调到北京当过副部长的干部,“文化大革命”前,他是公社的组织委员,担任过县文化馆馆长,十年动乱之初,他跟随张怀英造反夺权,因为对大寨“感情深”,“敢批敢斗”,善于吹牛,深得昔阳县委前主要负责人赏识,1975年竟被调省当水利局副局长,后来又升任省委秘书长,乃至推荐到中央,当上了农林部副部长。在农林部实在呆不下去了,又回到山西。省委先分配他到阳曲县任县委副书记,他嫌官小硬是不去。后来省委迁就他,让他当了省外贸局副局长。
还有报道中提到的那个同前昔阳县委主要负责人一起造反起家的干部,他在担任省委书记、晋中地委书记期间,不仅凭借职权把一些违法乱纪分子、打砸抢分子提拔到晋中各地重要领导岗位,而且在1977年清查“四人帮”残余运动中,以所谓反大寨、反昔阳、反昔阳县委前主要负责人为“罪名”,制造了一批新的冤假错案,使许多无辜者横遭逮捕,重刑逼供,致死致残。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还为昔阳县委前主要负责人出谋划策,一起抵制、攻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而省委仍让他任省农业厅副厅长。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党的五中全会以后,山西省委一方面迫于各方面的压力,不得不着手解决“昔阳干部遍全省”的问题,却把不称职的昔阳干部从昔阳调往别处,委以重任。大寨大队党支部女书记的哥哥,原系昔阳城关供销社的售货员,后任大寨供销社主任,不久又升任县委常委、县革委会副主任,掌管全县财贸、文教、外事及县直行政工作的大权。他利用权势,横行霸道,干了许多坏事。在昔阳民愤之大,不亚于那个依仗老子权势为非作歹的“衙内”。今年5月,又突然被调到省百货纺织品公司任副经理。
更使人不解的是,大寨大队那位女支部书记,前不久突然由省委组织部下文件转成为国家干部。1972年,那时的县委主要负责人要调这位女支书当干部,她大吵大闹,坚决不同意。但事过七、八年,她却多次要求离开农村,改拿工资。对这种无理要求,省委前主要负责人竟多次亲自过问,终于在今年6月底转为脱产干部,定为行政23级。这位过去鼓吹一年劳动达300天的女支书,仍担任着大寨党支部书记,如今却长期闲居县城,基本上不回大寨,更谈不上参加生产劳动。
在太原、榆次、昔阳等地,许多干部群众谈起这些事,都对山西省委前主要负责人这些错误作法强烈不满。其实,人们也并不主张把这些人一律撤职,送回原地,但一定要分别情况,处理得当。不能都是“易地作官”了事。对违法乱纪的,应绳之以党纪国法;对缺德少才、太不象话的,应该让他们“哪来哪去”。昔阳群众反映:“坐直升飞机上去的,下来时却走台阶,看来还是造反夺权沾光。”这说明不认真调整,实不足以平民愤。据了解,省委主要负责人更换以后,对这些人又作了些调正。我们切望你们能发表这封信,切望省委能听取干部群众意见,继续进行调整。 梁际洲 姜明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