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忆白石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12-16
第8版()
专栏:

  忆白石师
  刘淑度
一九二七年,经李苦禅同志介绍,我拜白石老人为师,跟他学习篆刻。那时我正在北京女师大读书,业余摸索着学刻印章。
白石老师六十岁后专攻汉代凿印,他收下我这个徒弟后,就要我先认真钻研汉砖,打好基本功。在近代篆刻家中,老师对赵撝叔、黄牧甫等人较为推崇,也要我向他们学习。老师曾一再对我说过,篆刻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要学好它,必须“博采众长”,“不能死守一家”,你既已做我的学生,当然要跟我学,但你不要光学齐白石,而把齐白石学死。老师自己也正是这样做的,他虽专攻汉印,却未为其所囿,而是在篆法、刀法上都能跳出窠臼,大胆创新。
记得那时我一有空就到老师家去,把自己的“作业”——刻好的印拓带去请老师当面评改,有时看到老师在画画,就把印拓留在老师那里,待他有空时写些批语。这样,时间一长,我手头就有好多册老师批改过的印谱,这些印谱我原来一直珍藏着,可惜经过十年浩劫,仅剩下二册了。现在打开这二册印谱,重读老师五十年前的批语,真是感慨万千。其中近一百方印,老师几乎都作了详细的批语,有肯定,有赞扬,更多的是批评和指点,有的还特地画了篆字示范。从老师遒劲有力的亲笔批语中,可以看出他在批改我的“作业”时是多么仔细认真,一丝不苟。
老师治印有个习惯,一般是在清晨或晚上刻,所以我虽常去他家,却一直未能亲眼看到他治印,这当然是一件憾事。几年以后,我终于找了一个机会请老师当场为我篆刻“白石弟子”之印,使我亲眼看到了老师是怎样篆字和用刀的,受到很大启发。老师在这方印的边款上刻道:“余曰:圣人教人学文尚属余力,余惭雕虫小技,加之性气疏狂,那可作人之师,寿于金石也。淑度曰:于非闇早有‘白石弟子’印,乃夫子所刻,请重比例。余无可再却,刊而记之。”这种谦虚的态度使我很受感动。后来老师还为我刻了‘千石印室’一印,这二方印我至今保存着。
我大学毕业后当了中学教员,工作之余仍坚持治印。这中间我还为鲁迅先生刻过两方印。白石老师认为我的篆刻“数年来大进”,又不辞烦劳,多次热情地为我撰写推荐《告白》。一九三一年底,我想把自己几年来所刻的印编选成册,当时已近七十高龄的老师兴致勃勃地提笔为我写了一篇短序。文中说:“从来技艺之精神本属士夫,未闻女子而能及,即马湘兰之画兰,管夫人之画竹,一见知是女子所为,想见闺阁欲驾士夫未易耳。门人刘淑度之刻印,初学古人得汉法,常以印拓呈余,篆法刀工无儿女气,取古人之长,舍师法之短,殊为闺阁特出也。”应该说明,老师对我的评价,我实际上并未做到,是愧不敢当的,但从这里不是能清楚地看出老师对学生的热诚鼓励和殷切期望吗?
而今,我自己也已年过八十了。我一生约刻了近千方印,如果说我在篆刻上取得了一点成绩的话,这是与老师的教育和培养分不开的。
(陈子善整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