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阅读
  • 0回复

做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12-17
第1版()
专栏:

  做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
五届人大三次会议以后,中央对地方提出了四条,就是:中央没想到的,地方可以想;中央没有叫干的,地方看准了的,可以干;中央所说的不适合地方情况的,地方可以变通办理;中央决定错了的,地方可以争论。一个叫想,一个叫干,一个叫变,一个叫争。当然,按照组织原则,这几条都需要向上级、向中央及时反映汇报,或者交换意见,或者请示报告。同时,该集中的一定要集中,一定要服从统一指挥。否则,各行其事,上级和中央一点不知道,那也是会出问题的。紧密结合实际情况去贯彻上级的指示,这才叫做按唯物主义办事。
新华社北京12月16日电 今天出版的《红旗》杂志1980年第24期,刊登特约评论员文章,题目是:《做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全文如下:
做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这对我们广大干部,特别是做宣传工作、理论工作、报刊工作的干部,是一个根本的要求。这不是什么新问题。这是马克思主义者的根本立场、根本观点、根本方法的问题。毛泽东同志在1970年的庐山会议上讲过,是唯心主义的先验论,还是唯物主义的反映论,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个根本问题。
以往的实践反复证明,是搞彻底的唯物主义,还是搞唯心主义,对于我们许多同志来说,并没有解决好。有些同志本来是正确的,后来背离唯物主义,搞唯心主义,犯了错误。有些同志主观上想搞唯物主义,实际上还是滑向了唯心主义。
这是什么原因呢?可能原因很多,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紧密地联系实际,联系群众。而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就一定要走到脱离唯物主义。
这里,想从五个方面谈谈做彻底的唯物主义者的问题。
第一,如何用彻底的唯物主义精神对待上级的指示
对上级的指示态度不正确,往往是我们离开唯物主义、犯主观主义错误的一个重要方面。
什么是上级呢?有上级组织,上级机关,上级部门,上级负责人。这些概念有联系,又不完全是一回事情。当党内生活不健全的时候,以个人代替组织,个人代替党委,就破坏了民主集中制。所以,不能把上级负责人个人同上级划等号,不能把个人的东西都当作必须坚决奉行的东西。当然,在某一个时候,在一定的情况之下,党委没讨论,没做决定,他个人发现了问题,并提出了很好、很精辟的意见,这种情况也是常有的。但是,一般地说,经过大家讨论的意见,总是胜于个人的意见,集体的智慧总是超过个人的智慧。所以,把上级负责人个人的意见就当作上级的决定、指示,这是不妥当的。
上级的东西要不要执行?当然要执行。但是,各级党委在执行的时候,一定要把中央和上级的指示,同本地区、本单位的具体情况相结合。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根本原则,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本国的具体情况相结合。这个原则是普遍适用的。任何时候,如果不把中央、上级的意见,即使是正确的意见,结合本地区、本单位的情况加以具体化,满足于照抄、照转、照搬、照套,就是错误的,就不可能把工作做好。因为中央是从全国的一般情况出发的,只能讲一般的原则。中央、上级也不可能把一切都想到,把一切都安排好。特别是我们这样一个大国,情况非常复杂,事物在不断地发展,中央不可能把一切问题都想得很周密。所以,五届人大三次会议以后,中央对地方提出了四条,就是:中央没想到的,地方可以想;中央没有叫干的,地方看准了的,可以干;中央所说的不适合地方情况的,地方可以变通办理;中央决定错了的,地方可以争论。一个叫想,一个叫干,一个叫变,一个叫争。当然,按照组织原则,这几条都需要向上级、向中央及时反映汇报,或者交换意见,或者请示报告。同时,该集中的一定要集中,一定要服从统一指挥。否则,各行其事,上级和中央一点不知道,那也是会出问题的。紧密结合实际情况去贯彻上级的指示,这才叫做按唯物主义办事。
上级可不可能犯错误?中央可不可能犯错误?中央的负责同志可不可能犯错误?都有可能。中央的决定、中央的文件、中央同志的意见,在特定的条件下,也可能出现错误。五十年代末期以后,由于党内缺乏正常的民主生活,缺乏正确的批评和自我批评,中央的负责同志就开始离开了自己的正确思想,犯了错误。多少年来,特别是林彪、“四人帮”横行时期,搞个人迷信,把个人封成神,认为谁谁说的做的都是百分之百正确,不可能有错误。什么明察秋毫呀,洞悉一切呀,大救星呀,那是封建愚昧的表现。粉碎“四人帮”以后,我们还搞了一段个人迷信。危害之烈,莫此为甚。这样搞,第一,根本不可能有党的民主集中制;第二,根本不可能做到实事求是;第三,根本不可能解放思想;第四,不可避免地要导致一言堂、家长制等封建专制主义,并被某些坏人利用搞法西斯主义。所以,个人迷信这种根本反马克思主义的东西,必须严肃批判,以后再也不能搞了。我们共产党员,只有能力大小强弱之分,没有绝对行同绝对不行之分。不能说这个人的能力绝对行,那个人的能力绝对不行。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少地方几乎形成了一种习惯,传达上级指示一个字不能掉,要一层一层传下去。根本不结合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认真讨论哪些要办,怎么办。认为传达了,事情就完了。这种机械的、形式主义的做法,我们要坚决废掉。这种封建性的个人迷信,必然把我们的思想束缚得死死的,造成极不正常的政治局面。这样一来,不负责任就出来了,创造性就没有了。什么叫推?什么叫等?什么叫靠?推、等、靠,大都是这样来的。在我们党的历史上,王明路线时期出现过这种情况,后来我们把它扫了一下,思想解放了。以后这个东西又复活了。这几年扫了扫,但是不少地方还继续盛行。我们必须下最大的决心,把这种恶劣的风气纠正过来。不然,什么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什么朝气蓬勃的创造性,都起来不了。
第二,如何用彻底的唯物主义精神对待自己、对待自己的工作
用彻底的唯物主义精神对待自己,也确实不容易。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原理,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只能有两种:当我们按照历史发展规律办事,按照人民群众的意志办事的时候,就可以多多少少起到推动历史前进的作用;反过来说,如果我们违背历史发展规律,背离人民群众的意志,就要多多少少延缓或阻挠历史的前进。
我们不能把个人放在人民群众之上,不能把个人置于历史规律之外。个人是不能随心所欲地推动历史前进的。为什么号召打倒“刘邓司令部”,十年还打倒不了呢?就是因为违反了历史发展规律,违反了党心民心。为什么“四人帮”一举被粉碎?就是因为他们违背历史发展规律,是孤家寡人,摧枯拉朽,不发一炮一弹,就被打倒了。“四人帮”祸国殃民,不得人心,早已是空架子。他们罪恶的事实教育了人民,人民早已起来作斗争了。天安门事件就为粉碎“四人帮”奠定了强大的群众基础。所以,归根到底,粉碎“四人帮”的一举,是人民群众的力量,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前进的生动表现。中央的同志顺应党心民心,作出决策,粉碎了“四人帮”,减少了我们党的损失,是有功的。但是,这两者不能颠倒,颠倒了就是反马克思主义的,就是错误的。必须看到,历史发展规律,人心所向,还是第一位的。
关于宣传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的问题,多少年来,我们在思想、理论上相当混乱,即使到现在也还没有完全澄清。什么大救星啦,什么首长到我们这里来是莫大鼓舞、莫大鞭策、莫大教育、莫大幸福啦,诸如此类的话,以后再也不要说了。我们的一些同志往往受小生产思想的影响。小生产的软弱地位,决定了他们没有远大眼光,需要别人来代表他们。他们往往企求于大救星,把自己看成无能为力的。对小生产的狭隘眼光,对封建迷信,要做工作,要逐步使人们从这种思想枷锁中解放出来。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主人翁。正由于我们正确对待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许多问题才搞得清楚。比如,人总是有缺点和错误的,没有完人,没有百分之百正确的人。对每个同志来说,总是既有成绩和优点,也有错误和缺点。成绩、功劳有多少之分;缺点、错误有性质和大小的不同。但一点错误都不犯的人是不会有的。再如,成绩从哪里来的?主要是党的培养,执行了党的正确路线,当然与个人的努力也是分不开的。错误从哪里来的?人们在错误路线下会犯错误,在正确路线下也可能犯错误,这里总有自己的一份责任。因此,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每个人都有个主动性的问题。我们要发挥主动性,不要把自己看成是消极被动的。
还有一个批评和自我批评问题。我们的工作经常有成绩也有错误,要不断总结经验。总结经验就一定要搞批评和自我批评。明明不对,硬要说对,明明不好,硬要说好,这怎么叫讲真话,怎么能总结经验呢?在批评和自我批评中,要学会正确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在我们的国家里,大量的是人民内部矛盾。人民内部矛盾处理得不好,往往可能发展为势不两立,发展为对抗。不久前《中国青年报》登了一篇通讯《爱的力量》,讲的是两个要自杀的女孩子,由于我们许多同志及时地、真诚地做了思想政治工作,最后挽救了她们。这个事例说明,只要我们做细致耐心的工作,就可以使许多人民内部矛盾不至于激化起来,并会得到妥善的解决。
中央和地方的党政各部门之间,也有人民内部矛盾,也不能采取激化的办法,要靠批评与自我批评妥善地加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是有深刻的历史教训的。有些事本来是人民内部矛盾,可以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求得解决,但有的同志采取激化的办法,就往往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这里还有一点需要着重指出的,当着人民内部矛盾被错误地处理,走向激化时,我们千万要冷静,不要跟着起哄,需要忍耐一下,有意识地“钝化”一下,实行“冷处理”。常言说,宰相肚里好撑船,听听不同意见还是有好处的。根据历史经验,遇到这种情况,第一,不要躺倒不干;第二,不要急急忙忙反击。如果相信自己是对的,为什么要把自己推向不对的方面?如果觉得自己也有点不对,为什么还要坚持这些不对的东西?我们是对的,人家反对不了,推不倒;我们有缺点,人家指出了,就认错,这就很好,就比较容易解决问题。所以,对待自己要经常坚持两分法,要有批评与自我批评。不要使自己负激化矛盾的责任。
第三,如何用彻底的唯物主义精神对待我们国家的大事
我们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建国以来,是轰轰烈烈的31年,还是乱七八糟的31年?是光明的31年,还是黑暗的31年?总的来说,从历史发展趋势来说,是轰轰烈烈的31年,是光明的31年。第一,社会主义是一个新鲜事物。从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来讲,社会主义制度在世界上诞生以来的时间还很短,实践经验还极其有限。第二,我们有占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国家很大。有的外国政治家就对我们说:你们十亿人口,按我们的标准,我们可不知道怎么办哩!这是真话。所以,不能把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说得一钱不值。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人类历史上最先进的制度。这一条是不能动摇的。我们只能说,由于我们党内出了坏人,我们有的领导人犯了错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有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但是决不能因此否定社会主义制度本身所固有的优越性。有优越性没有很好发挥出来和根本没有优越性,这是两个不同的问题,不能混为一谈。31年来我们取得了巨大成绩,这主要是:第一,我们消灭了剥削制度,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初步实现了按劳分配;第二,我们有了相当大的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有了这两大条成绩,我们就有了前进的阵地。不能因为讲我们的错误,就把我们的成绩甩在一边。
我们的党和国家,确实出现过严重危机。危机的顶峰是1976年天安门事件以前。粉碎“四人帮”、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就基本上结束了这个危机。现在我们还没有完全摆脱这个危机带来的后遗症。经济上还存在着许多严重的问题,要采取有效的办法认真克服。因此,对经济工作、宣传工作,我们要谨慎。总之,一个是不要自己吓自己,一个是不要自己麻痹自己。我们要坚定地相信党、相信人民,是能够采取切实措施解决各种暂时的困难和问题的。
当前,我们面临的问题很复杂,工作量很大。我们要把国家搞好,基本上是两条。第一条,力求国民经济有稳步的上升,包括人民生活有适当改善,文教事业、科学事业有所发展。搞好这一条,就要坚定不移地执行以调整为中心的八字方针: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明年要进一步调整,进一步压缩基本建设,真正退够,去掉盲目建设。经济建设是中心任务,各级党委、政府、宣传部门,都要扎扎实实地为经济建设服务。第二条,政治上发展安定团结的局面。要继续努力消除一些不利于安定团结的因素。安定团结不是什么事情也不去办,或者一切都照老规矩办,那样也安定不了。要按照法律程序同确有证据的反革命分子作坚决斗争,要把林彪、“四人帮”的帮派体系分子从领导岗位调开来,对实质上是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那些所谓“持不同政见者”的活动,要研究和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制止。要随着历史的发展,发扬安定团结的积极因素,消除不利于安定团结的消极因素。什么是积极因素?例如发扬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健全我们的民主生活,加强我们的法制等等。什么是消极因素?例如不正之风等等。当然,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要讲究领导艺术,分清轻重缓急,有正确的措施、步骤和方法。
第四,如何用彻底的唯物主义精神对待群众
我们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绝大多数是很好的。任何时候都不要模糊这个认识。我们有的同志成天看一些出事情的材料,集中起来就以为很多很多。实际并不是那么一回事。与我们的总人口一对比,干坏事的、闹事的,那是极少数。毛泽东同志告诉我们,人们的认识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个阶段,要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不能停留在感性认识上。可是,我们不少同志的思想往往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停留在感性认识上。我们要看到问题的存在,但是也要看到,有些问题只是枝节,只是极少数人的事情。这样我们就不会慌乱。我们还要说,许多问题本来是人民内部矛盾,由于我们自己没有做工作,或者处理不当,激化起来的。在这方面,我们思想工作的作用,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所以,不向群众做工作,不提高群众的思想,不引导群众前进,那是完全错误的,那就是放弃了我们共产党人的职责。我们的职责是改造社会,改造人,使人们的觉悟向更高的水平前进。
我们经常批评的官僚主义,很重要的一个表现就是只躲在房子里面办公,脱离群众。不动员我们的党组织、工会组织、青年团组织和我们的干部,到群众里面去,同群众打成一片,了解群众的情绪,反映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就容易产生官僚主义。这一点,列宁讲过很多,毛泽东同志也讲过很多。我们一定不要同群众隔离,要更有成效地向群众做工作。我们做工作的着眼点,是激发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奋发图强、艰苦奋斗、实现四化、改造中国的豪情壮志和英雄气概;同时,也要提倡舍己为公、助人为乐的良好的社会风气。我们的社会制度为培养、形成这种良好的社会风气开辟了道路。在我们的社会制度下,尔虞我诈是被否定的。这种现象在我们这里并不是已经没有了,还是有,而且还可能滋长。但是,同资本主义国家比,少得不知多少倍。
我们要引导青年奋发图强,脚踏实地,为人民作出更多、更好的贡献。要防止青年人陷于目光短浅或者好高骛远的境地。人在青年时代,确有优点,也确有弱点。弱点往往是或者好高骛远,不切实际,或者目光短浅,小天小地。我们的宣传工作不要助长他们弱点的发展。要发扬积极的东西,奋发图强,舍己为公,朝气蓬勃地前进。我们现在拨乱反正,进行四化建设,在群众里和干部中有千千万万真实的动人的事迹。我们的思想理论界、报刊新闻界、文艺界,要多反映这方面的东西。用实际生活中出现的那种建设我们伟大国家的动人事例来教育人民,这是最好的教材。这方面我们现在做得还很不够。
我们要很好地重视知识分子,重视文教事业。知识分子很重要。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民,普遍缺少知识,而知识和知识分子是密切不可分的。我们对知识分子落实政策的工作还没有结束,对知识分子的使用还不够妥当,对他们的许多实际困难,如住房、两地分居、工资问题,也还没有很好解决。现在我们有些同志却说,我们对知识分子的待遇过头了,他们翘尾巴了。可见,这个工作阻力很大。知识分子的头刚刚抬起来,有极少数同志又想把他们压下去。这就要向有关各方面的同志做工作。多年来,在许多方面,我们对待知识和知识分子的态度不是唯物主义的,不是马克思主义的。今天,我们一定要改变歧视知识分子的状况,克服歧视知识分子的残余思想。我们要下定决心,采取措施,非把这个问题解决好不可。
现在,我们还有一些小城镇,破烂不堪。云南的保山县有一个板桥公社,粮食单产高,亩产1,700斤,确实是个好公社。板桥镇原来的600户中,有120户是从事手工业、服务行业的,很热闹。现在一看,差得多了。我们的国家,经过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民主改革,后来又经过了“文化大革命”,小城镇里的住户,有许多搞农业去了,很多小商小店没有了。现在我们要发展商品经济,小城镇不恢复是不行的。要使农村里面的知识分子不到大城市来,不解决小城镇问题就难以做到。如果我们的国家只有大城市、中城市,没有小城镇,农村里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就没有腿。城镇,首先要解决发展方向问题。要好好地搞集体所有制,搞服务行业,搞手工业,搞饮食业。在思想政治上和社会风气上,要来一个5讲: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这些工作,都要采取一些有效的办法,扎扎实实地进行,不要一哄而起。在小城镇,把照相馆、理发店、洗澡塘、娱乐场所一搞,治安也就好了。所以治安不能只懂得抓人,要想办法扩大就业面,发展教育文化娱乐事业,使青年人有事干,有书读,有地方玩。那样,社会就会繁荣安定。现在中小城市工作非常薄弱,这个问题非解决不行。要搞试点,把小城镇的建设搞起来。
第五,如何用彻底的唯物主义精神对待党的领导
社会主义的命运同党的领导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离开党的领导去谈什么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是不可能的。我们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流砥柱。只有我们党能领导中华民族翻身。这是毫无疑义的。别的党不是都试过了吗?不行,国民党就不行。社会主义革命也只有我们党能领导。总的讲,我们的1,800万干部,3,800万党员,无论老干部、新干部,老党员、新党员,绝大多数都是好的。这是不能怀疑的。但是,主要是由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破坏,使党受到很大摧残,党的战斗力大大削弱,加上我们工作中的错误,党员思想上的灰尘,比过去、比“文化大革命”前、比延安时期增多了。相当多的党员不合格,或者不完全合格,党的形象受到很大损害。不看到这个方面是不对的,不是唯物主义的。党的威信不高,是现实的实际情况。因此,要坚持党的领导,改善党的领导。不改善党的领导,就不能坚持党的领导。
我们党的60年历史,经过两个阶段。 28年搞民主革命,夺取政权;31年是执政党。执政党同地下党、非执政党,有什么根本区别?党执政以后危险性在哪里?在于搞不好会蜕化变质。党执政后不能够命令群众,不能把自己变成旧社会那样的统治者,那样的统治阶级。社会主义可以蜕化为社会帝国主义,这在理论上、实践上都是说得通的。墨索里尼,开始是相信社会主义的,以后成为社会法西斯。中国也有,林彪、“四人帮”要把社会主义变成社会法西斯主义。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防止党蜕化变质,重要的一条就是必须认真地改善党的领导。
如何改善党的领导,需要研究一系列问题。如加强民主集中制,废除干部领导职务的终身制等。还有一条,就是坚决克服不正之风。克服不正之风,是个原则问题,是不能动摇的。当然,这项工作会遇到很大阻力。纠正、克服不正之风,方向上要坚定不移,不能有什么错觉。在方法、步骤上是要认真研究的。鉴于不正之风在一个时期相当盛行,纠正不正之风,要注意这么一些问题:第一,《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公布以前发生的问题从宽。除个别民愤极大的,不要再查。《准则》公布以后、五中全会以后,特别是现在发生的问题,要认真对待,要从严。第二,对于不正之风,不管查到谁的头上,都要核实。鉴于过去的教训,不要起哄,不要当成运动来搞,不要搞成一股风。往哪里核实?当然要通过所在机关、通过党委核实。事实一定要核实清楚。没有闹清楚之前,不要急急忙忙下结论,以免误伤了好人。核实材料,要征求本单位意见,也要听取本人意见。第三,要抓重点。克服不正之风,是人人有责、级级有责的。在克服不正之风方面,每个党员都要提高自觉性,提高坚定性。我们既然是共产党人,就一定要增强党性,不怕吃苦耐劳,有决心、有勇气、有办法去掉我们身上的一切不正之风。
我们党的绝大多数人是从小生产者出身的。这可以说是我们党内存在不正之风的一个社会根源。农村、城市的小生产者,在民主革命时期,确有革命性,轻视这种革命性是错误的。但也确有弱点,比如自私、保守、狭隘等等。所以毛泽东同志、刘少奇同志在他们的著作中,反复强调在党内要克服小生产者的思想,共产党员要有伟大的无产阶级气概、胸襟、眼光。我们同不正之风作斗争时,宣传、教育战线的同志要从正面来启发,给广大党员以思想武器。要特别注意,在党的历史上,前仆后继、英勇牺牲的榜样是大量的,过去有,现在有,将来还有。我们确实有许多模范党员、模范干部。我们的报刊要多宣传这些东西,使搞不正之风的人看后感到惭愧。我们一定要用正面形象来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鞭策落后者。
我们的方法主要是表扬,同时也要有批评。纠正不正之风,提高党的战斗力,各级党委、每个党员都要主动。我们党的每个细胞,都要毫无例外地为党的肌体更加健康而努力奋斗。这是我们每个党组织、每个党员的职责。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