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1阅读
  • 0回复

迅速制止破坏森林按客观规律建设林业 全国第一次林业经济理论讨论会探讨发展林业要解决的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12-17
第2版()
专栏:

  迅速制止破坏森林按客观规律建设林业
  全国第一次林业经济理论讨论会探讨发展林业要解决的问题
本报讯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等四单位,最近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召开全国第一次林业经济理论讨论会。这次会议紧紧围绕森林生态经济,林业管理体制和结构,林业所有制以及如何实现中国式的林业现代化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关于森林生态经济问题,着重提出了森林在维持自然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代表们大声疾呼,我国森林当前正遭受着建国以来的又一次大破坏,并摆出大量破坏森林、乱砍滥伐的事例,分析原因,提出了制止森林破坏的建议。代表们指出:这样迫在眉睫的问题,必须引起各级领导的充分注意,不然的话,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无情惩罚。
与会代表认为,造成森林大破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人们对林业生产与自然生态和其他经济的密切关系认识不足。长期以来,对森林只看到提供木材的作用,没能认识到森林在维持生态平衡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和所占的重要地位。代表们建议:要建立森林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学科。
关于改革现行的林业管理体制和结构问题,大家认为,我国现行的林业管理体制不合理,也是造成森林破坏的一个重要原因。长期以来,林业多头经营,各自为政,习惯于用行政管理的办法,不讲经济效果。在林业内部长期实行以木材生产为中心的经营方针,势必造成重采轻造,采多于造,这是多年来林业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代表们认为,改革林业经济管理体制,对营林要实行企业化经营,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有效地保证森林资源的扩大再生产。
会议还讨论了林业所有制问题。与会同志认为,当前我国存在着国有林、集体林和私有林三种所有制。长期以来,由于林权不稳定,造成森林资源的严重破坏。建议有关部门,迅速处理林权纠纷,稳定林权。
林业现代化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林业现代化的标志,有的同志提出应以森林覆被率、林木生长率、劳动生产率、森林资源利用率、林业技术装备率等为标准。也有的同志认为,指标不宜过多,只要能体现数量和质量的森林覆被率和林木生长率就可以了。林业现代化建设,必须考虑到森林的多种效益,及其在维持生态平衡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