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阅读
  • 0回复

在调整农作物布局中注意抓好粮食增产措施 龙海县粮食和经济作物都增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12-17
第2版()
专栏:

  在调整农作物布局中注意抓好粮食增产措施
  龙海县粮食和经济作物都增产
据新华社福州电 新华社记者陈明星、新华社通讯员蔡遵庭报道:今年秋后算帐,福建省龙海县出现令人鼓舞的形势:粮食在播种面积减少8万亩的情况下,总产量比丰收的去年增加2,000万斤,甘蔗、油菜、茶叶、水果、花生等经济作物,大幅度增产。上交给国家的商品粮达一亿八千多万斤,是历史最高水平。
龙海县位于闽南漳州平原,亚热带气候,土壤肥沃,很适宜种植甘蔗、香蕉、水仙花等经济作物,历史上曾是有名的花果之乡。但是,这个县人多地少,每人平均只有耕地七分多,每年还要向国家提供1.5亿斤以上的商品粮,粮食十分紧张。过去,片面地强调“以粮为纲”,单打一地抓粮食,结果经济作物受摧残,粮食发展不快,群众生活得不到显著改善。近几年,社队自主权扩大以后,步文公社拿出8,000亩粮田扩种甘蔗,又把扩种甘蔗节省下来的劳力,和预拨的奖售肥料用于粮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结果,粮蔗双丰收。步文公社的经验给了县委深刻的启示,县委在调查研究和尊重生产队自主权的基础上,去年冬种小麦面积减少7万亩,扩种油菜、烤烟、蔬菜、红萍等作物。今年又缩小水稻面积1万亩扩种甘蔗。
县委分析,新的布局虽然对增产粮食带来一些有利的条件,例如,可以节省较多的劳力用于粮田;麦稻稻三熟制面积减少以后,可以减轻土壤板结,恢复土壤肥力,不耽误早晚稻季节等。但是光靠这些,粮食增产还是没有保证的,还必须在科学种田上下功夫。他们根据本地情况,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
改变水稻播种期。这里原来早稻在齐穗扬花至成熟期间,正逢霉雨季节,日照短,结实率低,严重影响产量。现在推迟半个月播种,齐穗和成熟期正好避过霉雨,日照时间也能增加,这样,早稻的结实率和千粒重大大提高。根据同样的趋利避害原则,为了使晚稻赶在寒露风到来之前就齐穗,把晚稻播种期从8月提前到7月,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大面积推广产量高、品质好的杂优品种。全县早晚两季水稻杂优品种增到三十三万多亩,每亩一季都在千斤左右,比常规品种多打一二百斤。
根据这里土壤缺少有机质的情况,各社队大力改土,注重增加有机肥,麦秆一半还田;放养红萍,使土壤的团粒结构和肥力显著改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