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阅读
  • 0回复

加强调查研究 搞好经济分析 盖县农业生产灾年仍获丰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12-17
第2版()
专栏:

  加强调查研究 搞好经济分析
  盖县农业生产灾年仍获丰收
本报讯 记者赵连宏、通讯员高地报道:今年辽宁盖县旱、雹 风灾严重,由于县领导注重调查研究,搞好经济分析,及时调整工作部署,力求按照经济规律办事,农业生产仍获得丰收。全县农业人口人均收入160元,比丰收的去年增加19.4%。
今年年初,盖县县委和县革委会的领导同志就今年如何迈步的问题,进行了第一次经济分析。1979年,全县的粮棉生产虽然还有潜力,但潜力有限;全县的社队工业是以机械加工为基础,有些不仅不能大发展,而且需要调整压缩。县委和县革委会提出要抓好种植业和养殖业,尤其是发挥盖县苹果生产的优势。干部社员认为这符合实际,各社、队和农场积极落实增产增收的计划和措施。
不料,盖县遇到了历史上罕见的春旱,一些干部、群众产生了消极情绪。县里的领导深入社队,调查研究,于6月份召开全县经济分析会。针对这一不利因素,县委制订了十项增产增收的具体措施,如苗情长势不好,集中精力查田补苗施肥,力争粮食不减产;苹果坐果率低,加强管理,除虫防害,用质量弥补数量上的不足等。这样,使全县人民在不利的条件下,增强抗灾保丰收的信心,农业生产好转,工副业生产也迈开了步子。全县37个公社、农场有28个能实现增产增收,3个平产增收,6个减产增收。全县基本核算单位总收入预计可比去年提高15.4%;仅苹果一项,全县每人就增收20元。最近一次经济分析活动是在秋收前进行的。重点解决了盲目乐观情绪,做到增产保收。对一些重灾的社队采取了“农业损失副业补”的办法,在加强粮、棉、果、蚕后期管理的同时,开辟一些新的工副业厂点,努力增加收入。这样,使全县今年的农业生产取得了显著成效,人均收入300元以上的生产队由去年的19个增加到92个。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