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风马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12-18
第8版()
专栏:

  风·马·牛
  李百臻
《人民日报》发表过一份关于上海市教育工会对特级教师张景新现状的调查。问题带有典型性,很值得重视。
张景新同志在晋升为特级教师以后,面临着授课多、兼职多、会议多、社会活动多等尖锐问题,他每天从早到晚,千头万绪,应接不暇,忙得简直喘不过气来。这位60岁的老人原来身体就不好,后来终于因为疲劳过度引起了冠心病发作。先前,张景新向党表示的决心是:“士为知己者死”,“黄牛虽老,余力犹存”,但现在连他自己也不得不兴叹:“我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张景新的现状间接地反映了当前社会上的一种不良风气,即大家的眼睛都紧盯着一些权威和名人,举凡编教材、审稿、讲学、写科普读物、翻译资料、接待外宾、电视台拍片、记者采访……不分巨细,什么也得他们办,似乎只有他们办事,国人才放心。久而久之,形成了定律:姜既是老的辣,鲜嫩之姜就必须在禁食之列;即使对鲜嫩者偶有发现,也是动辄作“六斤”之叹,凡事大抵还得请“九斤”。风愈吹愈烈,有的“抢名牌货装点橱窗”,有的不甘居人后大赶时髦,有的避“不识货”之嫌而附庸风雅,总之,大风起处,大家都在扮演旧社会“捧角儿”的观众。可悲的是,新生力量的发现和培养,往往在这股风中被忽视了,人才的“出生率”被降低了。换句话说,如果把发现人才列为每日每时、不拘一格的课题,则千里马和老黄牛何至于累到这般光景?
张景新的现状还直接地反映了这样的社会风气:人才被发现之前,许多部门和单位通常用深埋、高挂、压缩、冷藏诸方法处置,一旦好不容易发掘出来了,大家便一拥而上,说“老黄牛既有余力就应该多拉”者有之;说“既是志在千里,就应当一刻也不停歇”者有之;说“应该‘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者有之;说“千里马载重大一些,大不了成为九百里马”者更有之……在这种“总得让大车装个够”的风气中,我们的千里马和老黄牛们只好喘着粗气说:“我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善于讲寓言的庄周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著名的驭手东野稷,套上千里马给庄公表演驾车。那马跑起来真是“进退中绳,左右旋中规”。庄公很高兴,让驭手赶着马一刻也不停,“使之钩百而反”。大贤人颜阖看到这用马政策的失误,便告诉庄公:那马要累坏的!庄公不信。等马果真累得倒下了,庄公才问颜阖:“子何以知之?”颜阖回答的那几句话,颇能切中时弊,曰:
“其马力竭矣,而犹求焉,故曰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