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发挥西南地区自然优势 放手发展草食畜牧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12-19
第2版()
专栏:

  发挥西南地区自然优势 放手发展草食畜牧业
  詹武
目前,我国农业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状况之一,就是畜牧业特别是草食畜牧业严重落后。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的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50%以上,我国畜牧业只占13.9%;发达国家的牛羊肉产量占总产肉量一半以上,我国牛羊肉产量只占7.8%;去年全世界每人平均生产牛羊猪肉48斤、奶199斤、蛋12斤,我国只生产牛羊猪肉21斤、奶2斤、蛋5斤,供应与需求之间有很大矛盾。
我国有可利用的草原33亿亩和农区的10亿亩草山草坡,完全有条件把草食畜牧业搞上去。根据最近随一位中央负责同志对云南、贵州、广西的考察和对四川、西藏情况的了解,这五省区在发展草食牲畜上有十分有利的条件和特殊重要的地位。我们应充分利用西南这些省区的自然优势,放手发展草食畜牧业,迅速把西南建设成我国草食畜牧业的商品基地。
西南的有利条件和重要地位
为什么说西南各省区发展草食畜牧业有十分有利的条件呢?首先是草原、草山、草坡面积大。云南草山草坡面积等于耕地面积的5倍,贵州为3倍,四川为1.7至4.8倍,而且牧草繁茂,生长迅速,产草量一般比北方草原高3至4倍。其次是气候好。云、贵、川、桂年平均温度在10度以上,年降雨量在1,000至1,500毫米间,牧草四季常青,可以四季放牧,牲畜过冬也方便。北方高寒牧区的牲畜往往“夏壮、秋肥、冬瘦、春死”的现象,这里很少发生。再者是牲畜繁殖快,北方养羊是“母羊生母羊,三年五只羊”,西南则快得多,例如云南曲靖地区一般是一年两胎,一胎两只;广西富川县成年母牛多数三年两胎,养得好的一年一胎。而且群众有饲养习惯。多数社员户有牛栏等设备,恢复起来快。
这五省区草山草坡和草原约占全国各省草山草坡可利用面积的46.2%,占已利用面积的55%,而且有25,470万亩的灌木林可放牧;这五省区马、牛、羊存栏数,去年年底和历史最高年份都分别占南方13个省的86.9%和88.5%、58.2%和57.5%、69.6%和68%,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发展草食畜牧业的十大好处
西南地区在继续发展养猪业的同时,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正是发挥了它的自然优势,对这个地区的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的改善,都有重要的意义。归纳起来有十大好处:
——增加农业生产的动力。这个地区的农业生产,相当一部分地方还依靠牲畜作动力,发展大牲畜很有必要。如广西富川县养牛多,每头牛负担10亩地,能作到精耕细作,抢上季节。
——增加优质肥料,提高农作物产量,降低成本。农作物生长需要氮磷钾等62种元素,其中主要的15种可从家畜粪肥中取得。广西富川县和云南洱源县每头牛每年可积肥200担,可增产粮食几百斤。社员说:“牛屁股是粮仓”。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兰塘大队单偏生产队户均养羊19.9头,九年积羊粪尿150万斤,每年节约化肥投资3,000元以上,斤粮成本由5分钱降到1.8分。
——增加工业原料。牛、羊的肉、油、乳、皮、毛、骨、角、血、内脏等,都是食品、轻工、医药等工业的重要原料。
——改善人民食品供应。草食畜牧业的发展,可增加人民肉乳供应,逐步改变食物构成,节约粮食,增强人民体质。云南洱源县三营公社勋庄生产队45户社员中去年有17户养奶牛24头,使奶粉厂收购鲜奶由每日四、五十斤增到520多斤,大大改善了市场奶粉供应,原来凭“出生证”或医院证明买鲜奶和奶粉,现在可随便买到,价格也降低了23%。
——增加出口货源。西南各省区的肠衣、猪鬃等畜产品和云南牛,是传统的出口物资。
——增加运输力。畜力运输同现代化的铁路、公路运输配起套来,有利于发展山区交通运输。云南省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文武公社支持社员饲养驴、马、骡,把自己生产的紫胶、芭蕉、芋片运到公路沿线的购销店,把人民日常生活用品运回山区农村,购销店再把这些土产运往铁路货站或远途各地。这样,就可以解决过去铁路、公路交通的“主动脉”与人畜力运输的“毛细管”脱节而形成的山区城乡交通堵塞问题。
——增加集体和社员收入。贵州龙里县岱林公社岱林四队鼓励社员养母牛,人均分配收入140元,比全省人均分配高出许多。
——可充分利用农村中的劳力资源和自然资源。广西环江县鼓励社员养菜牛,繁殖母牛、奶牛,把零星草地利用起来了,并充分发挥了辅助劳力的作用。
——发展草食畜牧业,对这些多民族地区来说,可使少数民族人民富裕起来。这对加强民族团结,建设巩固边疆,有重大的经济和政治意义。
——可扬长补短,减少国家的粮食和肉类调入。现在云、贵两省每年各调入一批粮食,云、贵、广西三省区都要调入肉类。发展草食畜牧业后,就可增加肉奶供应,节约粮食消费,就能减轻国家的负担,还可节约一大批调运费用。
发展草食畜牧业的潜力很大
西南地区同全国一样,草食畜牧业遭受极左路线的影响,有过几次破坏,创伤很重,目前带有恢复性质;只要政策对了头,并得到正确贯彻,恢复和发展的速度会是较快的。这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观察:
同历史最高水平比:这五省区的牛(历史最高年2,719.7万头,去年底2,722.4万头)、羊(历史最高年3,468.2万只,去年底3,905.6万只),在粉碎“四人帮”后,刚恢复到历史最高水平,而马还低于历史最高水平(历史最高年199.3万头,去年底184.8万头),而且牲畜质量普遍下降。贵州关岭县去年普查了48个生产队,牛比1964年体高降低10厘米,体重降低50公斤。
以先进单位和后进单位比:例如养羊,广西全区平均每户只有三分之一只羊,先进的都安瑶族自治县龙湾公社平均每户有7.8只羊,兰塘大队每户有19.9只羊;贵州养羊5万只以上的县有9个,1万只以上的县有38个,不到1,000只的县有23个。又如养牛,贵州全省平均3户2头牛,先进县荔波县平均每户1.62头。
从一些先进县近年的发展速度看:贵州荔波、黔西、沿河、仁怀四个先进县去年的增长速度,牛为5.5—6.9%,马为16.6%,羊为73.2%,兔为140%。广西富川县养牛近五年每年递增14.2%,该县计算:如果全县三分之一农户养牛1.5头,全县牛的饲养量就会比现在增加50%。
从以上三个方面看,西南这五省区发展草食牲畜的潜力很大。到1985年或更多一些时间内,使草食牲畜从现在约7,000万头增至1.4亿头,是可能做到的。
关键是落实和放宽政策
畜牧业生产周期较短,只要政策对了头,发展起来比较快。这五个省区需要采取哪些政策措施,放手发展草食畜牧业呢?
1、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实行农林牧结合,逐步提高畜牧业特别是草食畜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要因地制宜划分林区和牧区,有些可轮流封山育林与开放放牧,封山育林不封草,允许社员定期割草喂养牲畜。陡坡瘠地要逐步退耕还林还草,不要再搞毁林毁草开荒和铲草皮积肥的蠢事。
2、集体饲养与个人饲养并举。要允许和鼓励社员饲养草食牲畜,包括母畜和种畜,种类和数量都不要限制。国家和集体要在资金、畜源、饲草、圈舍等方面给予支持。要划给社员一定面积的草山草坡,固定使用权。已划给自留山或饲料地的长期不变,原收归集体的要退回。
3、认真贯彻奖励繁殖幼畜政策。一般可把幼畜的一半奖给饲养户,并可给繁殖有成绩的区、社、队干部一定物质奖。
4、认真贯彻养种公牛的报酬政策,切实奖励饲养和配种有关人员,以降低母畜空怀率。
5、在国营和集体畜牧场中建立健全生产责任制,实行专业承包,联产计酬,充分调动饲养人员的积极性,把牲畜饲养好、管理好、繁殖好。
6、开放牲畜市场。允许集体和社员在国家管理下上市出售,集体售畜收入(除耕畜更新外)纳入当年集体分配。取消已经过时的宰杀耕牛的限制,集体淘汰老残牛、狗头牛、劣种牛可由生产队决定,肉牛育肥后即可屠宰。要广开销路,国营食品公司要增加经营菜畜项目、熟肉制品和罐头牛羊肉产量,并允许集体和个人合法经营销售,使养畜的集体和个人切实得到经济利益。
7、要发展畜力运输,开设骡马店,提倡由集体办,私人经登记许可也可以办,适当收点税。要将发展畜力运输、开设骡马店同推动大家畜饲养业的发展结合起来。
8、调整畜群结构,提高繁殖母畜比例,提高出栏率、出肉率和商品率,建设好畜牧业商品基地。
9、实行科学养畜。奖励良种繁育,饲养良种牲畜的工分可高于饲养土种牲畜;有条件的要发展科学配合饲料;建立专业队伍,加强技术培训。
10、抓紧草山草坡的保护和建设。实行人工种草,大力繁殖优良牧草,并充分利用田间、林间、山顶草场,种植饲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