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正确认识草食畜牧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12-19
第2版()
专栏:

  正确认识草食畜牧业
  本报评论员
发展草食畜牧业,首先要正确认识草食畜牧业的重要。今天本报发表的《发挥西南地区自然优势,放手发展草食畜牧业》的调查报告,用较详尽的调查材料,说明了发展草食畜牧业的必要和可能,以及它对于改变不合理的农业经济结构和人民食物构成的重要作用。
长时期以来,重农轻牧的思想在我国农业战线普遍存在,总以为“农业生产就是粮食生产”,“吃饭就是吃粮食”。搞农业只讲耕地多少,只抓农田基本建设,不讲草原、草山、草坡和灌木林的综合开发和综合利用。这不符合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现代化大农业的要求,也不符合“粮、菜、瓜、豆、油、糖、蛋、果、鱼、肉、奶、酒”12字(粮食只占其中小部分)的现代食物构成的要求。持这种观点,就只看到我国耕地少的短处,看不到我国有着比耕地面积大三倍的广阔草原、草山、草坡的巨大优势;也不可能充分认识农牧业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辩证关系。实践证明:六畜兴旺必然促进五谷丰登;农业单打一,不仅不能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也不能充分利用劳力。结果,农业和牧业都上不去,农民长期难以摆脱穷困的处境。
就现有畜牧业的发展情况来看,也存在重养猪、轻草食牲畜的现象。在粮多草少的地方提倡养猪为首是可以的,在粮少草多的地方,也要“猪为六畜之首”,就违背了因地制宜和扬长避短的原则,很不合理、很不经济。过去只宣传猪浑身是宝,其实牛羊兔何尝不也全身是宝呢?牛可作耕作运输用,又可挤奶。改良奶牛年产奶8,000斤,就是在一边役用一边喂小牛的情况下,也可年产奶2,000斤;一张牛皮制成皮鞋,可收入五、六百元;筋、角、毛等都是工业原料。羊的奶、毛、皮、肠衣、角等,也都是宝。牛羊肉比猪肉营养价值高,含蛋白质多,含脂肪特别是饱含脂肪酸少,不易增加胆固醇。另外,牛羊主要吃草,比养猪费的精料少得多,草场建设得好,甚至可以不用精饲料,成本比喂猪要低得多,利润要大得多。当然,猪肉目前仍占我国肉类供应的主体,适合养猪的地方,还需要继续抓紧发展养猪业。至于养马业,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也是有发展前途的。在六、七十年代以前,世界发达国家因机械化的发展,马匹大量减少,但近年来由于能源危机,又在恢复马匹的役用。如美国从1974—1978年五年中马净增136万匹,达到944万匹。日本1978—1979年还向我国买马。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只是在一些繁重作业方面用机械动力代替马,但在一般耕作、运输、加工等方面,马、骡、驴仍然是不可缺少的动力。西南地区农业机械较少,交通不便,在农业生产和运输上对马的需要就更为突出。
充分利用草原、草山、草坡,放手发展草食畜牧业,无论是牧区或者农区,都要国家、集体和社员家庭一起上,实行公养私养并举。多年来,在极左思潮影响下,害怕社员个人养畜特别是养大家畜的思想,成为发展草食畜牧业的很大阻力。许多地方只强调集体畜牧业,忽视社员家庭饲养业,甚至限制和禁止社员养奶牛、母马、绵羊。原因是认为大家畜尤其母畜是生产资料,不敢叫户养;又怕社员户富起来会“走向资本主义”。这些担心都是没有根据的,因为社员养畜业的性质,属于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辅助经济,它是依附于社会主义集体经济,不是依附于资本主义而存在。纵然社员有较多的大牲畜,包括供繁殖用和生产用的大牲畜,也不能变成剥削雇佣劳动的资本。在不剥削别人,不投机违法,不损害集体的条件下,因经营家庭饲养业而富裕起来,只能对国家、对集体、对个人都有利,怎么会导向资本主义呢!
我国的地理条件是山多山大,荒滩荒原多,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军,就要向荒山、荒滩、荒原进军,走农林牧三结合的道路。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是实现农林牧三结合很重要的一环。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