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访丝绸之府——湖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12-19
第2版()
专栏:浙江通讯

  访丝绸之府——湖州
初冬时节,我们来到杭嘉湖平原北部,访问了历史上被誉为丝绸之府的江南古城——湖州。现在,这里的丝绸产量占浙江省的第二位。
在有六十多年历史的湖州永昌丝织厂里,厂长吴来安告诉我们,今年一到三季度,已生产各式绸缎422万多米,一等品率达到99%以上。由于企业不断挖潜,翻新花样,已获得利润161万多元,比去年同期提高了81.6%。
从今年春天开始,湖州的各类绸缎已敞开供应。轻柔润爽的卢山纱、真丝印花双绉,具有民族特色的特号葛、织锦缎和与尼龙混纺的涤丰绸、涤爽绸等吸引了许多顾客,特别是在国内市场上享有盛誉的湖州花软缎被面,五颜六色,晶亮发光,更是惹人喜爱。来到湖州的外乡人,几乎都要选购一些花色时新的绸缎和艳丽夺目的花软缎被面。当然,这里的丝绸更多的还是销往国外。湖州除了五家较大型的丝织厂外,还有社、镇经营的十家中小型丝织厂。已形成了一个包括从缫丝、设计、织造、炼染、印花到丝织机制造等在内的丝绸工业体系。去年生产的各式绸缎为解放前的12.5倍。
湖州古城的丝绸工业所以能够发达起来,主要原因是它有自己强大的原料基地。位于太湖之滨,人口近百万的吴兴县,县城就设在湖州。这里栽桑养蚕已有悠久的历史,《湖州府志》记载,唐贞观年间这一带已是“蚕桑随地可兴,而湖州独甲天下”了。但到解放前夕,蚕茧年产量仅有3万担。我们在这个平原水网地区访问,不仅随处都可见到一方方桑园和一幢幢蚕房,而且还见到公路旁和河汊两岸尽是栽的一种抗风的湖桑。“天下湖桑最为优”。这种桑树叶大、产叶时间长,一亩桑平均产叶二千多斤,最多的达3、4千斤。县里的同志告诉我们,去年吴兴县的蚕茧产量为24.6万多担,今年达到27万多担。在全国产蚕茧的县中名列第一。
这里的社、队绝大部分都栽桑养蚕。由于落实了养蚕政策,调整了蚕茧收购价格,桑园的管理比过去好了,全县桑园面积达到21万多亩。去年春天,嘉兴地区领导部门在湖州组建了地区蚕桑科学研究所,为推广科学养蚕创造了有利条件。
为了生产更多的蚕茧,纺织出更多的丝绸,目前县社队的蚕种场在为明年养蚕作好准备。在县东风蚕种场的蚕房里,女工们燃上火盆在为蚕蛾配种。湖州从过去一年养两期蚕发展到一年养五期蚕后,育种任务十分繁重,蚕种场的工人在蚕种保护室里精心地看护着一张张人工越夏的蚕种。
新华社通讯员 陆 明
新华社记者 陈保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